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3490 |
上一章 元纪三十三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大渊献正月,尽上章困敦六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年) 舂,正月,陈友谅遣其 ![]() ![]() 乙巳,吴国公以宁越既定, ![]() 丙午,辽 ![]() 戊申,吴将邵荣破张士诚兵于馀杭。 上都之初陷也,广宁路总管郭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既而辽 ![]() ![]() 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 ![]() ![]() 察罕特穆尔命枢密院判官陈秉直、班布尔实将兵二万守冀宁。 乙卯,方国珍遣使奉书献金带于吴。 先是吴国公遣典签刘辰招谕国珍,国珍与其下谋曰:“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无敌。今又东下婺州,恐不能与抗。况与我为敌者,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谅,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其变。”遂遣使奉书随辰来献金绮,于是复遣使报之。然国珍虽纳款,其实 ![]() 戊午,吴雄锋翼元帅王遇成、孙茂先率兵攻临安县,张士诚遣其右丞李伯升来援,茂先击败之,伯升敛兵退守,茂先攻之不下,引兵还。佥院故大海攻诸暨,守将战败宵遁,万户沈胜以众降,遂改诸暨州为诸全州。嵊县万户郝原,请降于吴。 二月,甲子朔,张士诚复攻江 ![]() ![]() 癸酉,吴将邵荣攻湖州,屡败张士诚兵,其将李伯升敛兵退守,攻之,弗克,乃还屯临安。 辛巳,枢密副使多尔济以贼犯顺宁,命张立将精锐由紫荆关出讨,鸦鹘由北口出 ![]() 甲申,叛将梁炳攻辰州,守将和尚击败之。以和尚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 贼由飞狐、灵丘犯蔚州。 庚寅,御史台言:“先是召募义兵,用钞银一百四十万锭,多近侍、权幸冒名关支,率为虚数。请命军士,凡已领官钱者,立限出征。”诏从之,已而不果行。 是月,诏博啰特穆尔移兵镇大同,以为京师捍蔽。 置大都督兵农司,仍置公司十道,专督屯种,以博啰特穆尔领之。所在侵夺民田,不胜其扰。 台哈布哈之溃兵数万掠山西,察罕特穆尔遣陈秉直分兵驻榆次招抚之,其首领悉送河南屯种。 三月,癸己朔,陈友谅遣兵由信州略衢州,复遣兵陷襄 ![]() 甲午,吴下令宥狱囚。 辛丑,京城北兵马司指挥周哈喇岱与林智和等谋叛,事觉,伏诛。 丁巳,张士诚兵攻建德,吴将硃文忠御之于东门,使别将潜出小北门,间道过鲍婆岭,由碧 ![]() 方国珍遣郞中张本仁以温、台、庆元三路献于吴,且以其次子关为质。吴国公曰:“古者虑人不从,则为盟誓,明誓不信,变而为质子。此衰世之事,岂可蹈之!凡人之盟誓、 ![]() 陈友谅遣部将赵普胜寇宁国太平县,江南总制胡惟贤,命万户陈允同、义士江炳叔率乡兵五千击败之。普胜复寇陵 ![]() 壬戌,诏定科举流寓人名额,蒙古、⾊目、南人各十五名,汉人二十名。 夏,四月,癸亥朔,汾⽔暴涨。 贼陷金、复等州,司徒、知枢密院事佛嘉努调兵平之。 甲子,⽑贵为赵君用所杀。 帝以天下多故,诏却天寿节朝贺。皇太子及群臣屡请举行如故,帝不听,曰:“俟天下安宁,行之未晚。卿等无复言。” 癸酉,吴兵复池州。 初,赵普胜既陷池州,令别将守之,而自据枞 ![]() 吴佥院胡大海率元帅王⽟等攻绍兴,军至蒋家渡,遇张士诚兵,击败之,获战舰五十馀。又连战于三山、斗门、⽩塔寺,皆捷,擒士诚卒五十馀人,恐其叛,悉斩于双溪之上。 张士诚复攻建德,驻兵大浪滩,吴将硃文忠遣兵由乌龙岭循胥口而上,击破之。 庚辰,吴叛将陈保二寇宜兴,守臣杨国拒战,擒保二,槛送宁越,伏诛。 张士诚复遣兵争建德,据分⽔岭;硃文忠遣元帅何世明击破其营。 丁亥,张士诚兵击常州,守将汤和击败之。 己丑,贼陷宁夏路,遂略灵武等处。 张士诚将李伯升攻婺源,吴将孙茂先击败之。 五月,壬辰朔,以陕西行台御史大夫鄂勒哲特穆尔为陕西行台左丞相,便宜行事。 丁酉,皇太子奏请巡北边以抚绥军民,御史台臣上疏固留,诏从之。 先是中书左丞成遵言:“宋自景祐以来百五十年,虽无兵祸,常设寓试名额以待四方游士。今淮南、河南、山东、四川、辽 ![]() 辛亥,吴国公将还建康,召胡大海于绍兴,既至,谕之曰:“宁越为浙东重地,必得其人守之。吾以尔为才,故特命尔守,其衢、处、绍兴进取之宜,悉以付尔。宋巴延布哈在衢州,其人多智术;舒穆噜伊逊守处州,善用士;绍兴为张士诚将吕珍所据;数郡与宁越密迩,尔宜与常遇舂同心协力,伺间取之。此三人皆勍敌,不可忽也。”仍命左右司员外侯原善、都事王恺、管句栾凤综理钱粮军务事。 未几,有三人称赵宋子孙,请再命大海攻绍兴,愿为內应,吴国公知其诈,命法司拷问,乃张士诚使为间,并其家属诛之。 山东、河东、河南及关中等处飞蝗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 察罕特穆尔图复汴梁,是月,以大军次虎牢。先发游骑,南道出汴南,略归、亳、陈、蔡;北道出汴东,战船浮于河,⽔陆并下,略曹南,据⻩陵渡。乃大发秦兵出函关,过虎牢,晋兵出太行,逾⻩河,俱会汴城下,首夺其外城。察罕特穆尔自将铁骑屯杏花营,诸将环城而垒。 刘福通屡出战,战辄败,遂婴城以守。察罕特穆尔乃夜伏兵城南,旦⽇,遣苗军跳梁者略城而东,福通倾城出追,伏兵鼓噪起,邀击,败之。又令弱卒立栅外城以饵敌,敌出争之,弱卒佯走;薄城西,因纵铁骑突击,悉擒其众。福通自是不敢出。 先是陈友谅弟友德营于信州城东,绕城植木栅,急攻之。巴延布哈德济⽇夜与贼鏖战,粮竭矢尽而气不少衰。有大呼于城下者曰:“有诏!”参谋该里丹临城问何来,曰:“江西来。”该里丹曰:“如此,乃贼耳。吾大元臣子,岂受尔伪诏!汝不闻张睢 ![]() 六月,王奉国来攻城,昼夜不息者逾旬。巴延布哈德济登城麾兵拒之。已而士卒力疲不能支,万户顾马儿以城叛,城遂陷。席闰出降,大圣努、该里丹皆死之。巴延布哈德济力战不胜,遂自刎。部将蔡诚,尽杀 ![]() 先是巴延布哈德济之援信州也,尝南望泣下曰:“我为天子司宪,视彼城之危急,忍坐视乎!吾所念者,太夫人耳。”即⼊拜其⺟鲜于氏曰:“儿今不得事⺟矣!”⺟曰:“尔为忠臣,吾即死,何憾!”巴延布哈德济因命子额森布哈奉其⺟间道⼊福建,以江东廉访司印送行台御史,遂力守孤城而死,谥曰桓毅。 甲子,张士诚将吕珍围诸全州,胡大海自宁越率兵救之。珍堰⽔以灌城,大海夺堰,反以灌珍。珍势蹙,乃于马上折箭求解兵,大海许之。王恺谓大海曰:“彼猾贼难信,不如因而击之,可大胜也。”大海曰:“吾已许人而背之,不信,纵其去而击之,不武。”遂引兵还。 是月,吴佥院俞通海攻赵普胜,不克而还。诸将患之,吴国公曰:“普胜勇而无谋,陈友谅挟主以令众。上下之间,心怀疑贰,用计以离之,一夫之力耳。”时普胜有门客,颇通术数,常为普胜画策,普胜倚为谋主。乃使人 ![]() ![]() ![]() 秋,七月,壬辰朔,以辽 ![]() ![]() 乙巳,吴同佥枢密院常遇舂攻衢州,建奉天旗,树栅,围其六门,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拥至城下,⾼与城齐, ![]() 戊申,命国王囊嘉特、中书平章政事佛嘉努、额森布哈、知枢密院事赫噜等统领特默齐军进征辽 ![]() 赵君用既杀⽑贵,贵 ![]() ![]() 是月,以张士信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八月,辛酉朔,倪文俊馀 ![]() 庚午,吴将硃文逊、秦友谅攻无为州,取之。 察罕特穆尔谍知汴梁城中食且尽,乃与诸将阎思孝、李克彝、虎林⾚等议分门而攻。戊寅夜,将士鼓勇登城,斩关而⼊,遂拔之。刘福通奉其主小明王从数百骑出东门遁走,仍据安丰。获伪后及贼 ![]() 察罕特穆尔既定河南,乃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数千里。乃⽇修车船,缮兵甲,务农积⾕,训练士卒,谋大举以复山东。 乙卯,蝗自河北飞渡汴梁,食田禾尽。 九月,癸巳,以中书平章政事特哩特穆尔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 吴奉国上将军徐达,佥院张德胜,率兵自无为州登陆,夜至浮山寨,败赵普胜别将于青山。追至潜山,陈友谅遣参政郭泰渡沙河逆战,德胜复大破之,斩郭泰,遂克潜山,命将守之。 乙未,陈友谅杀其将赵普胜。 初,友谅既忌普胜,又有言普胜 ![]() ![]() ![]() 乙巳,以湖南北、浙东西四道廉访司之地皆陷,诏任其所便之地置司。 丙夜午,⽩虹贯天。 丁未,吴取衢州路。 时常遇舂围城两月馀,攻击无虚⽇。枢密院判张斌度不能守,密遣其下约降,是夕,斌潜出小西门, ![]() 甲寅,吴遣博士夏煜授方国珍福建行省平章,其弟国瑛参政,国珉佥枢密分院事,各给符印,仍以所部兵马城守,候命征讨。煜至庆元,国珍 ![]() ![]() 自中原丧 ![]() 冬,十月,庚申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甕城,造吊桥。 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壬申,吴元帅俞廷⽟率兵攻安庆,不克,卒于军。廷⽟,佥院通海之⽗也。 张士诚兵攻江 ![]() 张士信大发浙西诸郡民筑杭州城,分为三番,以一月更代,皆裹粮远役,而督事长吏复藉之酷敛,鞭扑棰楚,死者相望。自七月兴工,至是月始毕,僚属为立碑以纪功。 初,嘉兴通判缪思恭,当张士信来攻,杨鄂勒哲命典火攻,官军大捷。及是城杭州,士信檄思恭统所属工徒就役, ![]() ![]() 十一月,壬寅,吴兵取处州路。 初,经略使李国凤至浙东,承制拜舒穆噜伊逊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以守处州。吴国公既定宁越,即命耿再成驻兵缙云之⻩龙山,谋取处州。至是佥院胡大海帅师⼊境,伊逊遣元帅叶琛屯桃花岭,参谋林彬祖屯葛渡,镇抚陈仲贤、照磨陈安屯樊岭,元帅胡深守龙泉,以拒敌。久之,右司郞中刘基弃官而归,伊逊无可与谋者,将士怠弛,皆无斗志。大海乃出军抵樊岭,与再成合攻之,连拔桃花岭、葛渡二寨,进薄城下。伊逊战败,弃城走,将士皆溃散。遂克处州。 胡大海部将缪美,分兵略定诸县,得叶琛,使谕胡深曰:“吾王,天授也,士之 ![]() 戊申,陈友谅兵陷杉关。 十二月,甲子,张士诚以分⽔之败,复遣其将据新城三溪结寨,数出寇掠,吴元帅何世明击破之,斩其将,分⽔兵溃去。自是士诚不敢窥严、婺。 戊辰,吴国公命佥院常遇舂帅师攻杭州。 杭民尚奢侈,无蓄积,城门既闭,米旋尽,糟糠与米价等。既而糟糠亦尽,以油车糠饼捣屑啖之,饿死者十六七。 知枢密院事乌兰哈达领台哈布哈军,其所部方托克托与弟方巴特穆尔时保辽州,乌兰哈达屯孟州。是月,与察罕特穆尔部将班布尔实等 ![]() 先是陈友谅破龙兴,其伪主徐寿辉 ![]() ![]() ![]() ![]() ![]() ![]() 上都宮阙既废,是岁以后,帝不复时巡。 帝在位久,而皇太子舂秋⽇盛,军国之事,皆其所临决。皇后奇氏乃谋內禅,遣资政院使保布哈谕意于丞相泰费音,泰费音不答,皇后又召泰费音至宮中,举酒申前意,泰费音终依违而已。太子 ![]() 会努都尔噶卒,太子遂决意去泰费音,以中书左丞成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泰费音所用,两人去则泰费音之 ![]() 初,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琳赴召,由海道⼊朝,抵黑⽔洋,阻风而还。至是复由海道趋直沽,山东俞宝率战舰断粮道,纳琳命其子安安及同舟人拒之,破其众于海口,遂抵京师。帝遣使劳以上尊,皇太子亦馈酒脯。而纳琳感疾⽇亟,卒于通州,年七十有九。 京师有鸱鸮百群,夜鸣至晓,连月乃止。居庸关子规啼。 钱清场盐司会稽杨维桢迁江西儒学提举,未上,值兵 ![]() ![]() 其略曰:“阁下乘 ![]() “况为阁下之将帅者,有生之心,无死之志矣;为阁下之守令者,有奉上之道,无恤下之政矣;为阁下之亲族姻 ![]() ![]() ![]() “阁下⾝犯六畏,衅隙多端,不有內变,必有外祸,不待智者而后知也。阁下狃于小安而无长虑,东南豪杰又何望乎!仆既老且病,爵禄不⼲于阁下,惟以东南切望于阁下,幸采而行之,毋蹈群小误人之域,则小伯可以为钱镠,大伯可以为晋重耳、齐小⽩也。否则麋鹿复上姑苏台,始忆维桢之言,于乎晚唉!”众恶其切直,目为狂生。 时四境⽇蹙,朝廷方倚达实特穆尔为保障,而纳贿不已,维桢上书讽之,由是不合。久之,乃徙居松江。 ○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一三六零年) 舂,正月,己丑朔,察罕特穆尔请以巩县改立军州万户府,招民屯种,从之。 御史大夫鲁达实、中丞耀珠奏:“今后各处从宜行事员官,毋得 ![]() 己亥,夏煜自庆元还建康,言方国珍奷诈状,非兵威无以服之。吴国公曰:“吾方致力姑苏,未暇与校。”乃遣都事杨宪、傅仲章往谕之曰:“及今能涤心改过,不负初心,则三郡之地,庶几可保。不然,吾恐汝兄弟败亡, ![]() 癸卯,大宁路陷。 乙卯,会试举人,知贡举平章政事巴特玛实哩、同知贡举翰林学士承旨李好文、礼部尚书许从宗、试考官国子祭酒张翥等言:“旧例,各处乡试举人,三年一次,取三百名,会试取一百名。今岁乡试所取,比前数少,止有八十八名,会试三分內取一分,合取三十名,请于三十名外添取五名。”从之。 是月,张士诚破濠州,遣其将李济据之,寻又破泗、徐、邳等州。 二月,戊午朔,中书左丞相泰费音罢为太保,俾养疾于家。御史台言:“时事艰危,正赖贤材弘济,泰费音以师保兼相职为宜。”帝不能从。 会 ![]() ![]() ![]() ![]() ![]() ![]() ![]() 初,努都尔噶卧病,谓人曰:“我疾固不起,而泰费音亦不能久于位,可叹也!”至是其言乃验。 庚申,福建行省参政袁天禄,遣古田县尹林文广以书纳款于吴。 时义兵万户赛甫鼎、阿里密鼎据泉州,陈友谅兵⼊杉关,攻邵武、汀州、延平诸郡县,群盗乘势窃发,闽地 ![]() 是月,吴将徐达克⾼邮,寻复失之。 三月,戊子朔,田丰陷保定路。 彗见东方。 吴改淮海翼为江南等处分枢密院,以缪大亨同佥院事,总制军民。大亨有治才,宽厚不挠,多惠爱及人,至于噤戢暴強,剖折狱讼,皆当其情,民皆悦之。 甲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赐迈珠、魏元礼等及第、出⾝有差。 乙巳,冀宁路陷。 壬子,复拜辽 ![]() 时帝益厌政,而宦者保布哈乘间用事,为奷利,绰斯戬因与结构相表里,四方警报及将臣功状,皆壅不上闻。 是月,吴征青田刘基、龙泉章溢、丽⽔叶琛、金华宋濂至建康。 初,吴国公至婺州,召见濂,及克处州,胡大海荐基等四人,即遣使以书币征之。时总制孙炎先奉命聘基,使者再往反,不起,炎为书数千言,陈天命以谕基,基乃与三人者同至。⼊见,吴国公甚喜,赐坐,劳之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争,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公称善。基陈时务十八事,且言:“明公因天下之 ![]() ![]() ![]() ![]() ![]() ![]() 吴国公尝问郞中陶安曰:“此四人者,于汝何如?”安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公然之,复多其能让。 吴国公召常遇舂于杭州。 遇舂之出师也。吴国公戒之曰:“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及攻杭州,战数不利,故召还。 夏,四月,庚申,命大司农司都事乐元臣招谕田丰,至其军,为丰所害。 辛未,佥行枢密院事张居敬复兴中州。 五月,丁亥朔,⽇有食之,雨雹。 乙未,陈友谅将罗忠显陷辰州。 是月,张士诚海运粮十一万石至京师,由是方面之权悉归士诚,丞相达实特穆尔尸位而已。 陈友谅兵攻池州,吴将徐达等击败之。 初,友谅既杀赵普胜,即有窥池州之意。吴国公察知之,遣使谓达与常遇舂曰:“友谅兵旦暮且至,尔当以五千⼊守城,遣万人伏九华山下,俟彼兵临城,城上扬旗鸣鼓,发伏兵往绝其后,破之必矣。”至是友谅兵果至,其锋甚锐,直造城下。城上扬旗鸣鼓,伏兵悉起,缘山而出,循江而不,绝其归路;城中出兵夹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生擒三千馀人。遇舂曰:“此皆勍敌,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以状闻。吴国公遣使谕诸将释之,而遇舂先以夜坑杀之,止存三百人,吴国公闻之不怿,命悉放还。 闰月,丙辰朔,陈友谅率舟师攻太平,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硃文逊等以兵三千拒战,文逊死之。友谅攻城三⽇,不得⼊,乃引巨舟迫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城遂陷。云被执,缚急,怒骂曰:“贼奴,尔缚吾,吾主必灭尔,斫尔为脍也!”遂奋跃,大呼而起,缚皆绝,夺守者刀,连斫五六人。贼怒,缚云于舟樯,丛 ![]() 云自濠州隶麾下,每战辄立奇功。因命宿卫,常在左右。至是出守太平,遂死于难,年三十九。 ![]() 文逊,吴国公养子也。瑗,饶州乐平人。鼎初为院判仪真赵忠养子,袭忠职,守太平,寻复姓王氏,至是与云并死于难。 戊午,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而自立。 友谅之攻太平也,挟寿辉以行。及太平既陷,急谋僭窃,乃于采石舟中使人诣寿辉前,佯为⽩事,令壮士持铁锤自后击之,碎其首。寿辉死,友谅遂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群下立江岸,草次行礼,直大雨至,冠服皆濡 ![]() 庚申,陈友谅遣人约张士诚同侵建康,士诚未报,友谅自采石引舟师东下,建康大震。 献计者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 ![]() 或议先复太平以牵制之,公曰:“不可,太平吾新筑垒,濠堑深固,陆攻必不破,彼以巨舰乘城,故陷。今彼据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 或劝自将 ![]() ![]() 阍者至友谅军,友谅得书,甚喜,问:“康公今何在?”阍者曰:“见守江东桥。”又问:“桥何如?”曰:“木桥也。”乃与酒食遣还,谓曰:“归语康公,吾即至,至则呼老康为验。”阍者诺,归,具以告。公喜曰:“贼⼊吾彀中矣。”乃命善长夜撤江东桥,易以铁石。比旦,桥成。 有富民自友谅军中逸归者,言友谅问新河口道路,即令张德胜跨新河,筑虎口城以守之,命冯国胜、常遇舂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伏石灰山侧,徐达等陈兵南门外,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硃虎率舟师出龙江关外。公总大军屯卢龙山,令持帜者偃⻩帜于山之左,偃⾚帜于山之右,戒曰:“寇至则举⾚帜,举⻩帜则伏兵皆起。”各严师以待。 乙丑,友谅舟师至大胜港,杨璟整兵御之。港狭,仅容二舟⼊,友谅以舟不得并进,遽引退,出大江,径冲江东桥,见桥皆铁石,乃惊疑,连呼老康,无应者,知见始,即与其弟友仁率舟千馀向龙湾,先遣万人登岸立栅,势甚锐。时酷暑,公⾐紫茸甲,张盖督兵,见士卒流汗,命去盖。众 ![]() 志雄本赵普胜部将,善战,号长张,尝怨友谅杀普胜,故龙湾之战无斗志。及降,言于公曰:“友谅之东下,尽撤安庆兵以从。今之降卒,皆安庆之兵,友谅既败走,安庆无守御者。”公乃遣达、国胜、德胜等追友谅,又命元帅余某等取安庆。德胜追及友谅于慈湖,纵火焚其舟。至采石,复战,德胜死。国胜以五翼军蹴之,友谅与张定边出皁旗军 ![]() 戊寅,吴兵取信州路。 初,吴国公命胡大海捣信州,大海遣元帅葛俊率兵往。道过衢州,都事王恺止俊,乘驿至金华谓大海曰:“广信为友谅门户,彼既倾国⼊寇,宁不以重兵为守!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偏师尝敌,设若挫衄,非独广信不可下,吾衢先驿 ![]() ![]() 吴置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吴国公命长子标从受经学。 濂首以文学受知,恒侍公左右,尝命讲《舂秋左氏传》,濂进曰:“《舂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六月,己丑,命博啰特穆尔部将方托克托守御岚、兴、保德等州。又诏:“今后察罕特穆尔与博啰特穆尔部将,毋得互相越境,犯侵所守地,因而仇杀,方托克托不得出岚、兴界,察罕特穆尔亦不得侵其地。” 辛亥,吴更筑太平城。 初,太平城俯瞰姑溪,故陈友谅舟师得缘尾攀堞而登,至是常遇舂复太平,乃移城去姑溪二十馀步,增置楼堞,守御遂固。 婺州之失也,舒穆噜伊逊之⺟为吴将所获,令其弟以书招伊逊,伊逊不至。及处破州,伊逊将数十骑出走,至建宁,聚兵 ![]() ![]() 张士诚遣其将吕珍率舟师自太湖⼊陈渎港,分兵三路攻长兴。吴守将耿炳文亲率精兵击败之,获甲仗船舰甚众。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