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138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七十六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舂,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呼必赉之北还也,道遣张文谦与商 ![]() ![]() ![]() 蒙古张杰、阎旺,作浮桥于生新洲,乌兰哈达兵至,杰等济师北还。贾似道用刘整计,命夏贵以舟师攻断浮桥,进至⽩鹿矶,杀殿兵七百十人。 二月,己酉,奖⾼达守鄂功,迁湖北安抚副使、知江陵府。乙卯,以⻩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张世杰赴援有功,转十官。世杰,范 ![]() 丙寅,蒙古兵过分宁、武宁二县,河湖砦都监张兴宗死之。 三月,戊辰朔,⽇有食之。 时丁大全之 ![]() 贾似道匿议和、纳币之事,以所杀获俘卒、殿兵上,表言:“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帝以似道有再造功,下诏褒美,赏赉甚厚,以少傅、右丞相召⼊朝。 张世杰遇蒙古兵于蘋草坪,夺还所俘。乙酉,加环卫官。 诏赠张胜官五转,官其子。 丙戌,贾似道上言:“自鄂趣⻩,与北朝回军相遇,诸将用命捍御。”诏:“孙虎臣、范文虎、张世杰以下各赐金帛。” 蒙古皇弟呼必赉还,至开平,廉希宪闻额埒布格命刘太平及大将果拉噶行尚书省事于关右,恐结诸将以动秦、蜀,请遣赵良弼往觇之。良弼得实,还报。诸王哈坦、穆格、塔齐尔与诸大臣俱会于开平,寔喇亦自西域遣使至,并劝进,惟额寽布格不至。皇弟三让,诸王大臣固请。希宪、良弼及商 ![]() 蒙古主问僧子聪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子聪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复召史天泽⼊对,天泽言:“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霈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俸禄以养廉,噤贿赂以防奷,庶能上下丕应,內外休息。”蒙古主嘉纳。 蒙古陕西宣抚使廉希宪言:“⾼丽国王育攵。尝遣其世子倎⼊觐,会宪宗将兵攻宋,倎留三年不遣。今闻育攵已死,若立倎,遣归国,彼必以为德,是不烦兵而得一国也。”蒙古主是其言,改馆倎,遣兵卫送之,仍赦其境內。 蒙古千户郭侃,疏言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事及平宋之策,其略曰:“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之计,当先取襄 ![]() ![]() 夏,四月,戊戌朔,蒙古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文统本李亶幕属,有荐其才智者,遂得亲幸,更张庶务,悉委裁处。以巴崇、廉希宪、商 ![]() 丁未,蒙古以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为国信使,使于宋。王文统素忌经有重名,既请遣经,复 ![]() ![]() ![]() 己酉,扬州大火。 左丞相吴潜罢。初,贾似道在汉 ![]() ![]() ![]() 先是蒙古兵⽇迫,帝问潜:“策安出?”潜对曰:“当迁幸。”又问:“卿何如?”潜曰:“臣当守此。”帝泣下,曰:“卿 ![]() ![]() 癸丑,进贾似道少师,封卫国公。以硃熠知枢密院事,饶虎臣参知政事,戴庆炣同知枢密院事,刑部尚书⽪龙荣签书枢密院事。 帝手诏曰:“贾似道为吾股肱之臣,任此旬宣之寄,隐然殄敌,奋不顾⾝,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及似道至,诏百官郊 ![]() 初,似道恶⾼达尝侮己,言于帝, ![]() 帝在位久,內侍董宋臣,卢允升为之聚敛以媚之,引荐奔竞之士, ![]() ![]() 礼部侍郞牟子才上言:“开庆之时,天下岌岌矣,今幸复安。不知天将去疾遂无复忧耶,抑顺适吾意而基异时不可知之祸也?奈何怀宴安之鸩毒,而不明闲暇之政刑乎?”因具道田里疾苦之状,帝颦蹙久之。 权枢密编修官马廷鸾轮对,言:“国于东南者,楚、越霸而有馀,东晋王而不⾜。请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错枉以服民。” 蒙古自太祖以来,诸事草创,设官甚简,以断事官为至重之任。位三公上,丞相谓之大必阇⾚,掌兵柄则左右万户而已。后稍仿金制,置行省及元帅、宣抚等官。蒙古主既立,遂命僧子聪及许衡定內外官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其次,內则有监、寺、院、司、卫、府,外则有行省、行台、宣慰、廉访,牧民则有路、府、州、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故老、旧臣、山林遗佚之士,咸见录用,一代之制始备。 蒙古额寽布格闻蒙古主既立,分遣心腹,易置将佐,散金帛,赉士卒,又命刘太平、果拉噶拘收关中钱⾕。时珲塔哈自先朝将兵屯六盘,太平等 ![]() 五月,戊辰,朔,参知政事饶虎臣罢。 蒙古主命雅克特穆尔、蒙古岱节度⻩河以西诸军。 蒙古刘太平、果拉噶闻廉希宪将至,乘传急⼊京兆,谋为变。秦人前被阿勒达尔、太平等威 ![]() ![]() 庚辰,同知枢密院事戴庆炣卒。 癸未,以右谏议大夫沈炎签书枢密院事。 蒙古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又荐李治、图克坦公履、⾼鸣等为学士,皆从之。 丙戌,蒙古主建元中统。蒙古有年号自此始。 乙未,荧惑⼊南斗。 蒙古立十路宣抚司:以赛音谔德齐、李德辉为燕京路宣抚使,徐世隆副之;宋子贞为益都、济南等路宣抚使,王磐副之;河南路经略使史天泽为河南宣抚使;杨果为京北等路宣抚使,赵昺副之;张德辉为平 ![]() 张文谦在中书省,以安国便民为务。王文统见信于蒙古主,素忌文谦,议论不相下,故文谦求外出。将之大名,语文统曰:“民困⽇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家国经费正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曰:“百姓⾜,君孰与不⾜!俟时和年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常赋十之四,商酒税十之一。 六月,庚子,窜丁大全于南康军。 壬寅,立忠王禥为皇太子。帝家教甚严,太子 ![]() 商 ![]() 壬子,蒙古以陕西、四川宣抚司巴崇节制诸军。 是月,蒙古召真定刘郁、刑州郝子明、彰德胡子遹、燕京冯渭、王光益、杨恕、李彦通、赵和之、东平韩文献、张昉等乘传赴开平。 秋,七月,壬申,贵妃阎氏薨。赐谥惠昭。 癸酉,蒙古以燕京路宣慰使玛穆行中书省事,燕京路宣慰使赵璧平章政事,张启元参知政事,王鹗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 戊子,蒙古使者郝经来告即位,且征前⽇请和之议。先是贾似道还朝,使其客廖莹中辈撰《福华编》,称救鄂功,通国皆不知所谓和也。经至宿州,遣其副使何源、刘人杰请⼊国⽇期,不报。经数遗书于三省、枢密院及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似道恐经至谋怈,遂以李亶为辞,命庭芝寓书于经,诬以款兵,拘经于真州忠勇军营。经答书言:“弭兵息民,通好两国,实出圣衷,众所闻知。今启衅自李亶,一旦律以违诏,将无所逃罪,此何预使人事也?”帝闻有北使,谓宰执曰:“北朝使来,事体当议。”似道言:“和出彼谋,岂容一切轻徇!倘以 ![]() 庚寅,以贾似道兼太子太师,硃熠、⽪龙荣、沈炎并兼宾客。 以冷应徵知德庆府。前守政不立,纵豪吏渔猎,峒獠遂为变, ![]() ![]() ![]() 是月,蒙古主自将讨额埒布格。 八月,丁未,蒙古命都元帅耨埒所过毋擅垂掠官吏。 己酉,蒙古主立秦蜀行中书省,以京兆等路宣抚使廉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省事。 癸丑,蒙古李亶乞遣将益兵,渡淮攻宋;蒙古主以方遣使修好,不从。九月,乙亥,李亶复请攻宋,蒙古主谕止之。 壬午,蒙古初置拱卫仪仗。 蒙古珲塔哈知京兆有备,西渡河,趋甘州。会阿勒达尔自和林帅兵至,遂合军而南。诸王哈坦率骑兵与巴崇,汪良臣兵合,分三道以拒之。既陈,大风吹沙,良臣令军士下马,以短兵突其左,绕出陈后,溃其右而出。巴崇直捣其前,哈坦勒精骑邀其归路,大战于甘州东,杀珲塔哈、陈勒达尔。关陇悉平。廉希宪乃遣使自劾停赦行刑,征调诸军,擅以良臣为帅,请罪。蒙古主曰:“委卿方面之寄,正 ![]() ![]() 蒙古中书省檄诸路养噤卫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什器,前期戒备。燕京路宣抚副使徐世隆曰:“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师 ![]() 冬,十月,甲辰,诏:“ ![]() 癸丑,蒙古初行中统宝钞。 先是王文统创造 ![]() ![]() 蒙古河北宣抚使张文谦奏杜瑛为提举学校官,瑛辞,遗书执政,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琊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圣神,俊乂辐凑,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年之祸,仆恐后⽇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时王文统用事,识者忧之。 壬戌,窜吴潜于嘲州。 十一月,戊子,蒙古发常平仓赈益都、济南、滨、棣饥民。 十二月,辛丑,诏改建 ![]() 蒙古主至自和林,次燕京近郊,始置享太庙祭器、法服。 蒙古主召李昶,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时征需烦重,行中书省科征赋税,虽逋户不贷。昶移书时相,其略曰:“百姓困于弊政久矣。圣主龙飞,首颁明诏,天下之人,如获更生,拭目倾耳以俟太平。半年之间,人渐失望,良以渴仰之心太切,兴除之政未孚故也。侧闻 ![]() 蒙古以僧帕克斯巴为国师。帕克斯巴,吐蕃萨斯嘉人也,敏悟过人,国中号为圣童;年十五,自其国来,见蒙古主于蕃邸,与语,大悦,⽇见亲礼。至是尊为国师,授以⽟印,统释教,时年二十二。 ⾼丽自蒙古宪宗之世,兵⽇见加,国大困。及王倎还,感见立之恩,遂请附贡,且乞出⽔就陆。蒙古主许之。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 舂,正月,癸亥朔,诏:“监司率半岁具劾去赃吏之数来上,视多寡行赏罚。守臣助监司所不及,一以岁定赏罚。本路州无所劾而台谏论列,则监司、守臣皆罚。有治状廉声者,具实以闻。” 辛未夜,东北⾚气照人,大如席。 蒙古內 ![]() ![]() ![]() 丁丑,命皇太子谒拜孔子于太学。太子还奏曰:“硃熹、张栻、吕祖谦,志同道合,切偲讲磨,择精语详,开牖后学,圣道大明。今熹已秩从祀,而栻、祖谦尚未奏明诏,臣窃望焉。”帝从之,旋封栻华 ![]() 庚寅,蒙古李亶擅发兵修益都城。 二月,癸卯,诏诸路监司申严伪会赏罚之令。 丙午,蒙古主如开平。诏:“减免民间差发;秦蜀行省借民钱给军,以今年税赋偿之。” 三月,壬戌朔,⽇有食之。 戊寅,贾似道等上《⽟牒》、《⽇历》、《会要》及孝宗、光宗、宁宗《实录》,进秩有差。 戊子,知枢密院事硃熠罢知建宁府。 是岁,蒙古张文谦⼊朝,复留居府政。始立左右部,讲行庶务,巨细毕举,文谦之力为多。 夏,四月,乙未,以⽪龙荣参知政事,深炎同知枢密院事,右谏议大夫何梦然签书枢密院事。 乙卯,窜吴潜于循州。丙辰,窜丁大全于贵州。 蒙古诏军中所俘儒士,听赎为民。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翰林学士⾼智耀言:“以儒为驱役,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天下。”蒙古主从之,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蒙古主诘之,对曰:“譬则金也。金⾊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不可。”蒙古主大悦。 蒙古主命宣抚司官,劝农桑,抑游惰,礼⾼年,问民疾苦,举文学才识可以从政及茂才异等,列名上闻擢用;其职官污滥及民不孝弟者,量重议罚。 五月,乙丑,蒙古遣使诣淮东制司,访问国信使郝经所在。 癸亥,贾似道请祠禄,不允。 庚辰,蒙古主召窦默至上都,问曰:“朕 ![]() 默又言于蒙古主曰:“臣事陛下十有馀年,数承顾问,与闻圣训。有以见陛下急于求治,未尝不以利生民、安社稷为心。时先帝在上,奷臣擅权,总天下财赋, ![]() ![]() ![]() ![]() 史天泽秉政,定省中规条,以正庶务。宪宗初年,括户百馀万,至是诸⾊占役者大半。至是以天泽言,悉罢之。 六月,乙未,诏:“霖雨为沴,避殿,咸膳,彻乐。” 癸卯,蒙古召东平万户严忠济还都,以其弟忠范代之。忠范请以李昶为师,昶遂东归。忠济之在东平也,尝借贷于人,代部民纳逋赋,及谢事,债家执券来征。蒙古主闻之,命发內蔵代偿。 乙巳,诏:“近畿⽔灾,安吉为甚。亟讲行荒政。” 己酉,蒙古以窦默为翰林侍读学士。蒙古主召默及姚枢⼊侍,论人才,因及王文统,默、枢皆曰:“此人学术不正,则祸天下,不宜处以相位。”蒙古主曰:“然则谁可相者?”默曰:“以臣观之,无如许衡。”蒙古主不悦。 乙卯,蒙古诏:“宣圣庙及管內书院,有司岁时致祭,月朔释奠;噤诸员官、使臣军马无得侵扰亵渎,违者加罪。” 蒙古罢平 ![]() 庚申,潼川安抚副使刘整以泸州叛,降蒙古。 贾似道既憾⾼达、曹世雄之轻己,令吕文德捃摭其罪, ![]() 初,整将叛,命制置司参谋官许彪孙草表,彪孙不屈,仰药死。 蒙古城临洮。 蒙古罢金、银、铜、铁、丹粉、锡、碌坑冶所役民夫及河南舞 ![]() 蒙古怀孟广济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凿沁河渠成,溉田四百六十馀所。 ⾼丽国王倎更名植,遣其世子愖奉表⼊朝于蒙古。 蒙古以布哈为中书右丞相,耶律铸为中书左丞相,张启元为中书右丞。 秋,七月,辛酉朔,蒙古立军储都转运使司。 癸亥,蒙古初设翰林国史院,王鹗请修辽、金二史。又言:“唐太宗置弘文馆,宋太宗设內外学士院,今宜除拜学士院官,作养人才。请以右丞相史天泽监修国史,左丞相耶律铸、平章政事王文统监修辽、金史,仍采访遗事。”并从之。 甲子,蜀帅俞兴以刘整叛,移檄讨之。蒙古刘元振助整守泸,兴进军围之,昼夜急攻,城几陷。左右劝元振曰:“事势如此,宜思变通。整非吾人,与俱死,无益也。”元振曰:“人以城归我,既受其降,岂可以急而弃之?且泸之得失,关家国利害,吾有死而已。”未几,援兵至,元振与整出城合击,兴大败而还。 诏以兴妒功启戎,罢任,镌职。 乙丑,蒙古遣使持香币祀岳渎。 辛未,制置使蒲择之,坐密通蜡书于叛贼罗显,窜万安军。 戊寅,王惟忠家讼冤,诏夺谢方叔应得恩数,台臣吴燧夺职罢祠,陈大方、胡大昌皆镌官。 壬子,前知枢密院事、奉祠、致仕陈韡卒,年八十三,谥忠肃。 己丑,蒙古主谕将士,举兵攻宋,诏曰:“朕即位之后,深以戢兵为念,故年前遣使于宋以通和好。宋人不务远图,伺我小隙,反启边衅,东剽西掠,曾无宁⽇。朕今舂还宮,诸大臣以举兵南伐为请,朕重以两国生灵之故,犹待信使还归,庶有悛心以成和议,留而不至者,今又半载矣。往来之礼既绝,侵扰之暴不已,彼尝以⾐冠礼乐之国自居,理当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见。今遣王道贞往谕,卿等当整尔士卒,砺尔戈矛,矫尔弓矢,约会诸将,秋⾼马肥,⽔陆分道而进,以为问罪之举。尚赖宗庙社稷之灵,其克有勋。卿等当布宣朕心,明谕将士,各当自勉,毋替朕命。” 八月,丁酉,诏夺向士璧官。 鄂州围解,贾似道忌功,行打算法于诸路, ![]() ![]() 马光祖代赵葵,与葵素有隙,且 ![]() ![]() 信州谢枋得,以赵葵檄给钱粟募兵民守御及会计者至信,枋得曰:“不可以累宣抚。”自偿万缗。馀不能办,乃上书似道,有云:“千金而募徙木,将取信于市人;二卵而弃⼲城,岂可闻于邻国!”遂得免征。 似道又忌王坚,出知和州。坚郁郁而卒。 戊戌,蒙古以燕京等路宣抚使赛音谔德齐为平章政事。辛丑,以宣抚使钮祜禄纳哈为中书右丞,库库为中书左丞。 乙巳,以吏部尚书江万里同签书枢密院事。 蒙古王文统忌窦默、姚枢持异议,疑许衡与为表里,乃奏以枢为太子太师,默为太子太傅,衡为太子太保, ![]() ![]() ![]() 蒙古燕京诸路总管⾼天锡,谓左丞张文谦等曰:“农桑者,⾐食之本。不务本,则⾐食不⾜,教化不行。古之王政,莫先于此,愿留意焉。”文谦等以闻。诏立劝农事,以天锡为中都、山北道巡行劝农使,陈邃、崔斌、成仲宽、钮祜禄从中为滨、棣、平 ![]() 己酉,蒙古封顺天万户张柔为安肃公,济南万户张荣为济南公。 是月,蒙古颁斗斛衡量。 九月,庚申朔,蒙古奉迁祖宗神主于圣安寺。 辛酉,诏:“湖、秀二郡⽔灾,守令其亟劝分监司申严荒政。” 癸亥,蒙古邢州安抚使张耕请老,诏以其子鹏翼代之。 蒙古大司农姚枢上言曰:“在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仍袭衍圣公;卒,其子与族人争求袭爵,讼之籓邸,帝时曰:‘第往力学,俟有成德达才,我则官之。’又,曲⾩有太常雅乐,宪宗命东平守臣辇其歌工、舞郞与乐⾊、俎⾖至⽇月山,帝亲临观,饬东平守臣,员阙充补,无辍肄习。且陛下闵圣贤之后《诗》、《书》不通,与凡庶等,既命洛士杨庸选孔、颜、孟三族秀异者教之,请真授庸教官;王镛练习故实,宜令提举礼乐。”从之。 李庭芝言蒙古使郝经久留真州;乙亥,帝趣与锡赉。 癸未,蒙古用王鹗言,立诸路提学校官,以王万庆、敬铉等三十人充之。 是秋,蒙古洪俊奇诉其⽗福源之冤,蒙古主悯之,谕曰:“汝⽗方加宠用,误挂刑章,故于已废之中,庸沛维新之泽。可就带元降虎符袭⽗职,管领归附⾼丽军民总管。” 冬,十月,丙午,以何梦然同知枢密院事。 甲寅,皇太子择配,帝诏其⺟族全昭孙之女择⽇⼊见。宝祐中,昭孙殁于王事,全氏见帝,帝曰:“尔⽗死可念!对曰:“臣妾⽗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帝曰:“即此语可⺟天下。”迨丁大全用事,以临安尹顾嵓女为议。大全败,乃有是命。 丙辰,同知枢密院事沈炎罢。 蒙古修燕京旧城。 蒙古主以额埒布格违命,自将讨之。十一月,壬戌,与战于实默图诺尔之地。诸王哈坦等斩其将多尔济及兵三千人,塔齐尔等分道奋击,大破之,追北五十里。蒙古主率诸军蹑其后,合三路蹙之,其部将多降,额埒布格北遁。 蒙古左右司郞中贾居贞从北征,每陈说《资治通鉴》,虽在军中,未尝废书。一⽇,蒙古主问郞俸几何,居贞以数对。蒙古主谓其太薄,敕增之。居贞辞曰:“品秩宜然,不可以臣而紊制。”僧子聪奏居贞为参知政事,又辞,曰:“它⽇必有由郞官援例求执政者,将何以处之?”不拜。 甲戌,资政殿学士赵汝腾卒,谥忠靖。 丁丑,以马光祖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癸未,封全氏为永嘉郡夫人。 蒙古罢十路宣抚使,止存开元路。 十二月,庚寅,蒙古封皇子珍戬为燕王,领中书省事。 甲午,以⽪龙荣权知枢密院事,何梦然参知政事,马光祖同知枢密院事,仍兼知临安府。 蒙古主还中都,命太常少卿王镛教习大乐。 壬寅,签书枢密院事江万里罢。万里在贾似道幕下最久,虽俯仰容默,然 ![]() 蒙古初立宮殿府,秩正四品,专职营缮。 癸卯,册永嘉郡夫人全氏为皇太子妃。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三年(蒙古中统三年) 舂,正月,戊子朔,诏申饬百官尽言,命量移丁大全、吴潜 ![]() 癸亥,蒙古修孔子庙成。 甲子,福建安抚使马天骥进资政殿学士,职任依旧。 丁卯,以善谘嗣濮王。 庚午,诏曰:“在昔赵普有翼戴之元勋,则赐宅第;文彦博有弼亮之伟绩,则赐家庙。今丞相贾似道,⾝任安危,再造王室,其元勋伟绩,不在普、彦博下;宜赐第宅、家庙。”遂给缗钱百万,建第于集芳园,就置家庙。 甲戌,刘整率所部朝于蒙古。吕文德遂复泸州,诏改为江安军,文德进开府仪同三司。 二月,丁亥,参知政事⽪龙荣罢知潭州。龙荣伉直,不肯降志于贾似道,故罢。 辛卯,蒙古始定中外官俸,命大司农姚枢赴中书议事及讲定条格,谕曰:“姚枢辞避台司,朕甚嘉焉。省中庶务,须赖一二老成同心图赞,其与尚书刘肃往尽乃心,其尚无隐。” 丙申,蒙古郭守敬造宝山漏成,徙至燕山。 癸卯,蒙古以赵壁为平章政事。 戊申,诏:“省试中选士人覆试于御史台,为定制。” 临安饥,诏赈恤贫民。时马光祖知荣王与芮府有积粟,三往见之;王以它辞,光祖乃卧于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谁不知储君为大王子!民饥 ![]() 时近辅兵变,又多⽔患,宗学博士杨文仲轮对,言:“舂多沈 ![]() ![]() ![]() ![]() 蒙古江淮大都督李亶,久萌异志,前后所奏凡数十事,皆恫疑虚喝以动蒙古,而自为完缮益兵计。至是召其子彦简于开平,修筑济南、益都等城壁,遂歼蒙古戍兵,以涟海三城来归,献山东郡县,请赎⽗过,仍遣总管李毅等传檄列郡。诏授亶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路军马,封齐郡王;复其⽗全官爵。升涟⽔军为安东州,东海县为东海军。亶引麾下,具舟舰,还攻益都,⼊之,发府库以犒师,遂复淄州。 蒙古宣抚副使王磐,闻李亶为 ![]() 蒙古平章政事王文统,遣其子尧与李亶通谋,事觉,蒙古主召文统,诘之曰:“汝教亶为叛,积有岁年,举世皆知之。今问汝所策云何?其悉以对。”文统曰:“臣亦忘之,容臣悉书以上。”书毕,蒙古主命读之,其间有曰:“蝼蚁之命,苟能存全,保为陛下取江南。”蒙古主曰:“汝今⽇犹 ![]() ![]() 文统虽以反诛,而立国之规模法度,犹多出于文统云。 三月,乙丑,以右谏议大夫孙附凤签书枢密院事。 癸酉,蒙古命史枢、阿珠各将兵赴济南。李亶帅众出掠辎重,将及城北,蒙古兵邀击,大破之,斩首四千。亶退保济南。 戊寅,蒙古万户韩世安大破李亶兵于⾼苑。 乙酉,蒙古谕诸路管民官:“毋令军马、使臣⼊州城、材居、镇市,拓及良民。” 夏,四月,辛卯,蒙古修河中禹庙,赐名建极宮。 甲辰,蒙古命行中书省、宣慰司、诸路达鲁噶齐、管民官,劝 ![]() 五月,戊午,夏贵复蕲县,杀蒙古权万户李义、千户张好古。 丙寅,雨雹。 辛未,同知枢密院事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马光祖以病请祠,诏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丁丑,赐礼部进士方山京以下六百三十七人及策、出⾝。 蒙古主命诸王哈必齐总诸道兵击李亶,复命丞相史天泽往,诸将皆受节制。天泽至济,谓哈必齐曰:“亶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垒,遏其侵轶。 初,行军总管张弘范临发,⽗柔谓曰:“汝围城勿避险地,险则己无懈心,兵必致死。主者虑其险,有犯必救,可因以立功。”至是弘范营城西,亶出兵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亶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遂筑长垒,內伏甲士,外为壕,闭东门以待。夜,浚壕加深广。明⽇,亶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升壕者突⼊垒门,遇伏皆死。 蒙古真定、顺天、邢州蝗。 故丞相、特进、许国公、致仕董槐薨。疾⾰时,⾐冠为诸生讲《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中夜对,遂逝。旋赠少师,谥文清。 六月,戊子,朝廷闻李亶受围,给银五万两,下益都府犒军,遣青 ![]() 庚寅,礼部尚书杨栋同签书枢密院事。 壬辰,故丞相吴潜暴卒于循州。 贾似道以⻩州之事,必 ![]() 癸丑,诏:“应谪臣僚死于贬所者,许归葬。”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