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474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五十四 下一章 ( → ) | |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強圉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 讳扩,光宗第二子,⺟曰慈懿皇后李氏。光宗为恭王,慈懿梦⽇坠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乾道四年十月丙午,生帝于王邸。五年五月,赐今名。淳熙五年十月,封英国公。七年二月,初就傅。十二年三月,封平 ![]()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庆元元年(金明昌六年) 正月,丁巳朔,蠲两淮租税。旋蠲台、严、湖三州贫民⾝丁折帛钱一年。 辛卯,金敕有司给天⽔郡公家属田宅。 壬辰,金主如舂⽔。 壬寅,黎州蛮寇安静寨,义勇军正将杨师杰及将佐王全等战却之。寻以师杰充成都府路兵马都监。 辛亥,金主谕参知政事胥持国曰:“河上役夫聚居,恐生疾疫,可廪医护视之。” 二月,丁巳朔,诏两淮诸州劝民耕垦荒田。 金敕有司,行宮侧及猎所,有农者弗噤。 己未,金始祭⾼禖。 壬戌,诏嗣秀王伯圭赞拜不名。 庚午,金主还都。 丁丑,金京师地震,大雨雹,昼晦,震应天门右鸱尾。 戊寅,右丞相赵汝愚罢。初,韩侂胄 ![]() 甲申,谢深甫等论汝愚冒居相位,今既罢免,不当加以书殿隆名,帅籓重寄,乃命提举洞霄宮。 直学士院郑湜草制,有云:“顷我家之多难,赖硕辅之精忠。持危定倾,安社稷以为悦;任公竭节,利家国无不为。”坐无贬祠,亦免官。 兵部侍郞章颖侍经帏,帝曰:“谏官有言赵汝愚者,卿等谓何?”同列漫无可否。颖言:“天地变迁,人情危疑,加以敌人嫚侮,国势未安,未可轻退大臣。愿降诏宣谕汝愚,毋听其去。颖遂以汝愚 ![]() 国子祭酒李祥言:“去岁寿皇崩,两宮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宰相而去,官僚几 ![]() ![]() 时余端礼在枢府,与汝愚同心辅政,汝愚尝曰:“士论未一,非余处恭不能任。”及汝愚被逐,端礼不能救,但长吁而已。处恭,端礼字也。 三月,丙戌朔,⽇有食之。 甲午,金以翰林直学士富珠哩子元为右司谏,监察御史田仲礼为左拾遗,翰林修撰布萨额尔克兼右拾遗。谕曰:“家国设置谏官,非取虚名,盖责实效,庶几有所裨益。卿等皆朝廷选擢,宜直言无隐。路鐸左迁,本以它罪,卿等勿以被责,遂畏避不敢言!” 癸丑,诏侍从、台谏、两省集议江南沿江诸州行铁钱利害。 夏,四月,丁巳,太府寺丞吕祖俭上封事曰:“陛下初政清明,登用忠良。然曾未逾时,硃熹,老儒也,彭⻳年,旧学也,有所论列,则亟许之去。至于李祥,老成笃实,非有偏比,盖众听所共孚者,今又终于斥逐。臣恐自是天下有当言之事,必将相视以为戒,钳口结⾆之风一成而未易反,是岂家国之利耶?”又曰:“今之能言之士,其所难非在于得罪君⽗,而在忤意权势。姑以臣所知者言之:难莫难于论灾异,然言之而不讳者,以其事不关于权势也。若乃御笔之降,庙堂不敢重违,台谏不敢深论,给舍不敢固执,盖以其事关贵幸,深虑乘间 ![]() ![]() ![]() ![]() 中书舍人邓驿,缴奏祖俭不当罪遣。会楼钥进读吕公著元祐初所上十事,因进曰:“如公著社稷臣,犹将十世宥之,祖俭乃其孙也,今投之岭外,万一即死,陛下有杀言官之名,臣窃惜之。”帝问:“祖俭所言何事?”人始知韶州之贬,不出上意。韩侂胄谓人曰:“复有救祖俭者,当处以新州。众乃不敢言。 或谓侂胄曰:“自赵丞相去,天下已切齿;今又投祖俭瘴乡,不幸或死,则怨益重,曷若少徙內地?”侂胄后亦悟,改送吉州。 己未,以余端礼为右丞相,郑侨参知政事,京镗知枢密院事,谢深甫签书枢密院事。 庚申,太生学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曰:“自古家国患 ![]() ![]() ![]() ![]() ![]() ![]() ![]() ![]() ![]() ![]() ![]() 邓驿言:“家国开设学校,教养士类,德至渥也。自建太学以来,上书言事者无时无之。累朝覆涵,不加之罪,甚者,押归本贯或它州听读而已。绍熙间,有布⾐余古,上书狂悖,若以指斥之罪坐之,诚不为过。太上始者震怒,降旨编管;已而臣僚论奏,竟从宽典。陛下今⽇编管杨宏中六人,若以扇摇国是非之,则未若指斥乘舆之罪大也;以六辈之言,则一夫为至寡也。圣明初政,仁厚播闻;睿断过严,人情震骇。所有录⻩,未敢书行。”是⽇,知临安府钱象祖捕诸生押送贬所。未几,驿罢,出知泉州。 癸亥,金敕有司以增修曲⾩宣圣王庙毕,赐衍圣公以下三献法服及登歌乐一部,仍送太常旧工往教孔氏弟子,以备祭礼。 甲子,金以尚书左丞乌凌阿愿为平章政事,右丞瓜勒佳衡为尚书左丞。 戊寅,金以修河防毕工,参知政事胥持国等进阶,赐银币有差。 庚辰,金以右丞相瓜勒佳清臣为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密国公;枢密使襄为右丞相,封任国公。迁胥持国为尚书右丞。持国与李淑妃表里,筦擅朝政,士之好利躁进者,争趋走其门。四方为之语曰:“经童作相,监婢为妃。” 五月,乙未,金判平 ![]() 初,傅尉希望风旨,过为苛细。永中自以世宗长子,且老矣,动有掣制,情思郁郁,乃表乞间居,不许。及郑王永蹈以谋逆诛,增置诸王司马,球猎游宴,皆有制限;家人出⼊,多噤防之。河东提刑判官巴哩哈,坐私谒永中,杖一百,解职。同知西京留守费摩克斯,坐受永中请托免。 先是永中舅张汝弼 ![]() ![]() 戊戌,诏戒百官朋比。 丙午,诏诸路提举司置广惠仓。 庚戌,金命瓜勒佳清臣行省于临潢府。 六月,丙辰,金右谏议大夫贾守谦、右拾遗布萨额尔克坐议镐王永中事奏对不实,削官二阶,罢之。御史中丞孙即康、右补阙蒙古呼喇、右拾遗田仲礼并罚金。 丁巳,复留正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 韩侂胄用意,士大夫素为清议所摈者,教以凡与为异者皆道学之人,疏姓名授之,俾以次斥⾰。或又言道学何罪,当名曰“伪学”善类自皆不安。由是有“伪学”之目。 右正言刘德秀上言:“琊正之辨,无过真与伪而已。彼口道先生之言,而行如市人所不为,在兴王之所必斥也。昔孝宗锐意恢复,首务核实,凡言行相违者,未尝不深知其奷。臣愿陛下以孝宗为法,考核真伪,以辩琊正。”诏下其章。由是博士孙元卿、袁燮、国子正陈武皆罢。司业汪逵⼊札子辨之,德秀以逵为狂言,亦被斥。 己未,复置台谏言事簿。 丙寅,金以枢密副使唐古贡为枢密使。 庚午,诏:“三衙、江上诸军主帅、将佐,初除举自代一人,岁举所知三人。” 癸酉,以韩侂胄为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 秋,七月,丁酉,御史中丞何澹言:“顷岁有为专门之学者,以私淑诸人为己任,非不善也。及其久也,有从而附和之者,有从而诋毁之者,有畏而不敢窃议者。附和之者,则曰此致知格物、精义⼊神之学,而古圣贤之功用在是也。一人倡之,千百人和之。幸其学之显行,则不问其人之贤否,兼收而并蓄之,以为此皆贤人也,皆善类也,皆知趋向者也。诋毁之者,则曰其说空虚而无补于实用,其行矫伪而不近于人情,一⼊其门而假借其声势,小可以得名誉,大可以得爵禄,今⽇宦学之捷径,无以易此。畏之而无敢窃议者,则曰利其学者⽇烦而护其局者甚众,言一出口,祸且及⾝。独不见某人乎?因言其学而弃置矣。又不见某人乎?因论其人而摈斥矣。彼 ![]() “臣尝平心而论,以为附和者或流而为伪,诋毁者或失其为真,或畏之而无敢窃议,则真伪举无所别矣,是非何自而定乎?有人于此,行乎闺门,达乎乡 ![]() ![]() “臣闻绍兴间,谏臣陈公辅尝言程颢、王安石之学皆有尚同之弊,⾼宗皇帝亲洒宸翰,有曰:‘学者当以孔、孟为师。’臣愿陛下以⾼宗之言风厉天下,使天下皆师孔、孟。有志于学者,不必自相标榜,使众人得而指目,亦不必以同门之故,更相庇护。是者从其为是,非者从其为非,朝廷亦惟是之从,惟善之取,而无彼此同异之说。听言而观行,因名而察实,录其真而去其伪,则人知勉励而无敢饰诈以求售矣。士风纯而国是定,将必由此。”帝是之,诏榜于朝堂。 既而吏部郞官糜师旦,复请考核真伪,迁左司员外郞。又有张贵模者,指论《太极图》,亦被赏擢。 澹复上疏言:“朝廷之臣, ![]() 诏赵汝愚以观文殿大学士罢祠。 八月,己巳,诏內外诸军主帅条奏武备边防之策。 九月,壬午朔,蠲临安府⽔灾贫民赋。 甲申,金册静宁山神为镇安公,呼图里巴山神为瑞圣公。 乙酉,以久雨,决系囚。 丙戌,金以知河间府事伊喇仲方为御史大夫。 辛卯,金主如秋山;冬,十月,丙辰,还都。 乙丑,升秀州为嘉兴府,舒州为安庆府,嘉州为嘉定府,英州为英德府。 壬申,封子恭为定安郡王。 金瓜勒佳清臣受命出师,侦如虚实,自选精兵一万,进至合勒河。前队宣徽使伊喇敏等,于栲栲泺攻营十四,下之,回 ![]() 乙亥,金主命瓜勒佳衡行省于抚州,命选亲军武卫军各五百人以从。十一月,戊子,清臣罢,命右丞相襄代之。 初议征讨,清臣主其事,既而领军出征,虽屡获捷,而贪小利,遂致北边不宁者数岁。 戊戌,加上太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尊号。 乙巳,金以枢密使唐古贡、御史大夫伊喇仲方、礼部尚书张等二十二人充计议官,凡军事则议之。 丙午,窜故相赵汝愚于永州。 初,韩侂胄忌汝愚,必 ![]() ![]() 丁未,命宰执大阅。 余端礼、郑侨言:“福建地狭人稠,无以赡养,生子多不举。福建提举宋之瑞乞免鬻建、剑、汀郡没官田,收其租,助民举子之费。”从之。 十二月,乙卯,金主命招抚北边军民。 戊午,金礼部尚书张等进《大金仪礼》。 丁卯,金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滏 ![]() ![]() ![]() ![]() 乙亥,金诏加五镇、四渎王爵。 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宮硃熹,始以庙议自劾,不许;以疾再乞休致,诏:“辞职谢事,非朕优贤之意,依旧秘阁修撰。” 是月,金右丞相襄率驸马都尉布萨揆等自临潢进军大盐泺,分兵攻取诸营。 金完颜守贞既罢相出守,胥持国等犹忌之。俄有言守贞在府政⽇,尝与近侍窃言宮掖事而妄称奏下。金主命有司鞫问,守贞款伏。夺官一阶,解职,遣中使持诏切责之,仍以守贞不公事宣谕百官于尚书省。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庆元二年(金承安元年) 舂,正月,甲申,金大盐泺群牧使伊喇伊都等为广吉喇部兵所败,死之。 丁亥,金国子学斋长张守愚上《平边议》,特授本学教授,以其议付史馆。 庚寅,以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谢深甫参知政事,郑侨知枢密院事,何澹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行至衡州,病作。衡守钱鍪,承韩侂胄风旨,窘辱百端;庚子,汝愚暴卒。天下冤之。帝命追复原官,许归葬,中书舍人吴宗旦缴还复官之命。 汝愚学问有用,尝以范仲淹、韩琦、富弼、司马光自期,凡平昔所闻于师友之言, ![]() 甲辰,右谏议大夫刘德秀劾前丞相留正四大罪,首言引用伪学之 ![]() 二月,端明殿学士叶翥知贡举。同知贡举、右正言刘德秀言:“伪学之魁,以匹夫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请将语录之类尽行除毁。”故是科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六经》、《语》、《孟》、《中庸》、《大学》大书,为世大噤。 淮西总领张釜上言:“迩者伪学盛行,赖陛下圣明斥罢,天下皆洗心涤虑,不敢为前⽇之习。愿陛下明诏在位之臣,上下坚守勿变,毋使伪言伪行乘间而⼊,以坏既定之规模。”乃除釜尚书左司郞官。 辛未,蠲临安民⾝丁钱三年。 是月,金初造虎符发兵。 三月,己亥,进封嘉国公柄为吴兴郡王。 癸卯,金以久旱,敕尚书省曰:“刑狱虽已奏行,其间恐有疑,其再议以闻。人命至重,不可不慎也。” 丙午,有司上《庆元会计录》。 夏,四月,壬子,金遣使审决冤狱。 戊午,金初行区种法,民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有土田者,丁种一亩。 甲子,左丞相余端礼罢。时韩侂胄擅权,摈斥正士,端礼称疾罢政。 壬申,以何澹参知政事,吏部尚书叶翥签书枢密院事。 五月,乙酉,申严狱囚瘐死之罚。 金以久旱徙市;庚寅,诏复市如常。 辛卯,赐礼部进士邹应龙以下四百四十九人及第、出⾝。 甲午,减诸路和市折帛钱三年。 建华文阁,蔵《孝宗御集》。 乙未,金参知政事尼厖古鉴卒。 甲辰,更慈福宮曰寿慈。 六月,甲寅,金主以仲夏始得雨⾜,百姓艰食,出仓粟十万石,减价粜之。 乙丑,命监司、帅守臧否县令,分三等,从张釜之请也。后迄不行。 丁卯,金御史大夫伊喇仲方罢。 金定僧、道、女冠剃度之制。 金主尝问谏议大夫张曰:“僧道三年一试,八十取一,不已少乎?”曰:“此辈浮食,无益有损,不宜滋益也。”金主曰:“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皆贤君,其寿不永,虽曰偶然,似亦有因也。”对曰:“三君矫枉太过。今不崇奉。不毁除,是谓得中矣。” 丙子,皇子埈生。 秋,七月,庚辰,金主御紫宸殿,受诸王、百官贺,赐诸王、宰执进酒。敕有司以酒万尊置通衢,赐民纵饮。 金主遣西北路招讨使完颜安国等趋多泉子,密诏右丞相襄进兵。乃令支军出东道,襄由西道。支军至龙驹河,为准布所围,三⽇不得出,间使出求援。或请俟诸军集乃发,襄曰:“我军被围数⽇,驰救之犹恐不及,岂可后时!”即鸣鼓夜发。或谓选遣人报围中,使知援至,襄曰:“所遣者倘为敌得,使知吾兵寡而粮在后,则吾事败矣。”乃益疾驰。迟明,距敌近,众 ![]() ![]() 乙酉,金命有司收瘗西北路阵亡骸骨。 戊子,量徙流人吕祖俭等于內郡。祖俭移⾼安,寻卒,⾼安知县徐应龙经纪其丧。祖俭受业于兄祖谦,尊信不渝,在谪所,读书卖药以自给。尝言:“因世变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言;因世变而意气有所加者,亦私心也。” 时中书舍人汪义端,引唐李林甫故事,以伪学之 ![]() ![]() ![]() 殿中侍御史⻩黻上言:“治道在黜首恶而任其贤,使才者不失其职而不才者无所憾。故仁宗尝曰:‘朕不 ![]() 戊戌,以韩侂胄为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 金左司郞中⾼汝砺,奏事紫宸,时侍臣皆回避,金主所持凉扇坠案下,汝砺以非职,不敢取以进。奏事毕,金主谓宰臣曰:“⾼汝砺不进扇,可谓知体矣。”汝砺,金城人也。 八月,丙辰,太常少卿胡纮上言:“比年以来,伪学猖獗,图为不轨,动摇上皇,诋毁圣德,几至大 ![]() ![]() ![]() 大理司直邵褒然言:“三十年来,伪学显行,场屋之权,尽归其 ![]() ![]() ![]() 壬戌,皇子埈卒,追封兗王,谥冲惠。后屡举皇子,皆不育,俱加封谥。 甲子,金以陕西西路转运董师中为御史大夫。 癸酉,金左丞瓜勒佳衡丁⽗忧;寻起复。 九月,辛巳,金右丞相襄自军中赴阙,拜左丞相,监修国史,封 ![]() 丁亥,复分利州路为东、西路。 癸巳,嗣濮王士歆薨,追封韶王。 冬,十月,丙午,金选亲军八百人戍抚州。 戊申,帝率群臣上册宝于慈福、寿康宮。 准布复叛,金主命左丞相襄行省于京北,签书枢密院事完颜匡行院于抚州。会契丹德寿等据信州叛,建元⾝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骇;襄闲暇如平⽇,人心乃安。襄之出镇也,至石门镇,谓僚属曰:“北部犯塞奚⾜虑!第恐奷人乘隙而动,京北近地军少,当预为之备。”即遣官发上京等军六千,至是果得其用。临潢总管乌库哩道远、富察守纯分道进讨,擒德寿等,送京师。 先是金诸臣以北鄙用兵,请改郊期,金主问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郞张曰:南郊大祀,今用度不给,俟它年,可乎?”曰:“陛下即位,于今八年,大礼未举,宜亟行之。”金主曰:“北方未宁,致斋之际,有不测奏报,何如?”对曰:“岂可逆度而妨大礼?今河平岁丰,正其时也。”既而诸臣仍请罢祀,又 ![]() 丙辰,金袷享于太庙。 甲戌,大阅。 十一月,戊子,金参知政事马琪,出镇安武军,寻致仕,卒。琪 ![]() ![]() 庚寅,帝诣寿康宮,上太上皇宽恤诏令。 金以御史大夫董师中、京北留守裔并为参知政事。 壬辰,京镗等上孝宗宽恤诏令。 丁酉,金朝享太庙。戊戌,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承安,进封丞相襄为南 ![]() 癸卯,赏宜州捕降峒寇功。 金丞相襄之讨契丹也,金主命自龙虎卫上将军、节度使以下,承制授之。襄以为赏罚之柄,非人臣所预,不敢奉诏。贼平,请委近臣谕旨将士使知意。 十二月,戊申,以知宁国府陈贾为兵部侍郞,以贾在淳熙末曾论硃熹故也。 己酉,金遣提点太医、近侍局使李仁惠赐北边将士,授官者万一千人,授赏者几二万人。仁惠,即喜儿之赐名也。 是月,硃熹落职,罢祠。 熹家居,自以蒙累朝知遇之恩,且尚带从臣职名,义不容默,乃草封事数万言,陈奷琊蔽主之祸,因以明赵汝愚之冤。弟子诸生更迭进谏,以为必贾祸,熹不听。蔡元定请以蓍决之,遇《遯》之《同人》。熹默然,取稿焚之,遂上奏,力辞职名,诏仍充秘阁修撰。 时台谏 ![]() ![]() 有沈继祖者,尝采摭熹《语》、《孟》之语以自售,至是以追论程颐,得为御史。纮以疏章授之,继祖谓立可致富贵,遂论熹:“资本回琊,加以忮忍,剽窃张载、程颐之绪馀,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簧鼓后进,张浮驾诞,私立品题,收召四方无行义之徒以益其 ![]() 已而选人余祕上书,乞斩熹以绝伪学,谢深甫抵其书于地,语同列曰:“硃元晦、蔡季通,不过自相讲明耳,果何罪乎!”元晦,熹字;季通,元定字也。 时逮捕元定赴谪所甚急,元定⾊不为动,与季子沈徒步就道。熹与从游者百馀人饯别萧寺中,坐客兴叹,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因喟然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之矣!”众谓宜缓行,元定曰:“获罪于天,天可逃乎?”至道州,远近来学者⽇众。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其志。”在道逾年卒。 韩侂胄为其⽗诚请谥。诚乃神宗外孙,娶太皇太后女弟,积官閤门使,未尝更历事任。时福州⻩唐为考功郞,言其不可,因求去。遂命馆职官暂权考功,谥诚曰忠定;左迁唐为枢密院检详文字,寻改江淮提点铁钱。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庆元二年(金承安二年) 舂,正月,丁酉,金主如安州舂⽔。 壬寅,知枢密院事郑侨罢。癸卯,以谢深甫知枢密院事。 诏硃熹仍依前官,与祠。 丁酉,金主还都。 二月,己酉,右丞相京镗等上《神宗⽟牒》、《⾼宗实录》。 丙寅,诏以昭庆军承宣使、內侍省押班王德谦为节度使。德谦,帝籓邸內侍也,于是骤见擢用。中书舍人吴宗旦,事德谦甚谨,夜,辄易服谒之。德谦乃荐宗旦为刑部侍郞、直学士院。宗旦为德谦草制,引天宝、同光故事为比。制出,参知政事何澹不押制书;右谏议大夫刘德秀率台谏 ![]() ![]() 是月,金命袭封衍圣公孔元措世袭兼曲⾩令。 三月,壬午,金命户部尚书温昉行六部尚书于抚州。 庚寅,金主幸西园,阅军器。 癸巳,金平章政事乌凌阿愿罢。 丙申,窜內侍王德谦。临安府劾德谦为人求官,赃以巨万计,服食拟乘舆。狱未成,诏降德谦团练使,抚州居住。权中书舍人⾼文虎请改为安置。帝从之。然狱卒不竟。 丁酉,金以参知政事裔代左丞相襄行省于京北。 庚子,噤浙西围田。 壬寅,诏:“自今有司奏谳死罪不当者,论如律。” 夏,四月,丙午,封武功郞不去为嗣濮王。 甲子,金尚书省奏:“比岁北边调度颇多,请降僧道空名度牒,以助军需。”从之。 癸酉,金亲王宣敕始用女真字。 五月,甲戌朔,金言谓宰臣曰:“比以军需,随路赋调,司县不度缓急,促期征敛,使民费及数倍,胥吏又来之以侵暴,其令提刑司究察之。” 丙子,金主集官吏于尚书省,谕曰:“今纪纲不立,官吏弛慢,迁延苟简,习以成弊。职官多以吉善求名,计得自安,家国何赖焉!至于徇情卖法,省部令史尤甚,尚书省其戒谕之。” 丁丑,金京北行省参知政事裔移驻临潢府。 庚辰,金升抚州为镇宁军。 丁亥,金丞相襄诣临潢府。 金召知大名府赫舍哩执中签书枢密院事,从丞相襄征伐。执中不 ![]() 己丑,金皇子洪辉生。命礼部尚书张报祀⾼禖。 六月,戊申,金以澄州刺史王遵古为翰林直学士,仍敕无与撰述,⼊直则奏闻,或霖雨免⼊直,以遵古年老,且尝侍讲读也。 戊辰,须淳熙宽恤诏令。 闰月,甲戌,內出铜器付尚书省毁之。申严私铸器之噤。 甲午,朝散大夫刘三杰,免丧⼊见,论“今⽇之忧有二:有边境之忧,有伪学之忧。边境之忧,有大臣以任其责,臣未敢轻论。若夫伪学之忧,姑未论其远,请以三十馀年以来而论之:其始有张栻者,谈 ![]() ![]() ![]() ![]() ![]() ![]() ![]() 疏⼊,韩侂胄大喜,即⽇除三杰右正言。留正贬邵州居住。 是夏,大溪山岛民作 ![]() 大溪山者,广东海中岛也。提举茶盐徐安国,遣人⼊岛捕私盐,岛民不安,啸聚千馀人,⼊海为盗,揭榜疏安国之罪,掠商旅,杀平民。经略使雷氵众,素与安国有隙,至是安国乞遣兵讨之,侂不即发兵,而以安国生事闻于朝。未几,氵众、安国俱罢。 秋,七月,壬寅朔,金主幸天庆观,建普天大醮,噤屠宰,七⽇无奏刑,百司权停决罚。 庚午,监察御史沈继祖,录淹囚四百馀条来上,诏进二官。 八月,庚辰,以军器临钱之望为秘阁修撰、知广州。 金敕计议官所进奏帖可直言利害,勿用浮词。 辛巳,金主以边事未宁,集六品以上官于尚书省,问攻守之策。凡中外臣僚,不以职位⾼下,或有方略材武,或长于调度,各举三五人以备选用,期五⽇封章以进。议者凡八十四人,言攻者五,言守者四十六,且攻且守者三十三,召对睿思殿,论难久之。 金北部复叛,参知政事裔战败。丙戌,以丞相襄为左副元帅莅师。裔旋罢。 金右丞胥持国,席龙擅政,多结 ![]() 金左丞瓜勒佳衡罢,以参知政事董师中为左丞,以左宣徽使膏为右丞,以户部尚书杨伯通参知政事。 庚寅,金枢密使唐古贡致仕。寻以襄为枢密使、平章政事。 辛卯,钱之望遣兵⼊大溪山,尽杀岛民。 九月,壬寅,以四川旱,蠲民赋。 金遣官分诣上京、东京、京北、咸平、临潢、西京等路招募汉军,不⾜则签补之。时京北民方艰食,枢密使襄出籴仓粟以济之。或以兵食方阙为言,襄曰:“乌有民⾜而兵不⾜者!”卒行之,民皆悦服。 癸丑,金以上京留守钮祜禄额特喇为平章政事。 辛酉,金以枢密使襄知大兴府事;胥持国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行省于京北。 它⽇,金主与翰林修撰路鐸论董师中、张万公优劣,鐸曰:“师中附胥持国进,持国小人,不宜典军马。以臣度之,不惟不允人望,亦必不能服军心。若回⽇复相,必 ![]() 是⽇,诏:“监司、帅守荐举改官,勿用伪学之人。” 冬,十月,庚午朔,金初设讲议所官六员,共议钱穀,以中都转运使孙鐸、户部侍郞⾼汝砺等为之。 庚辰,金尚书省奏:“⾼丽国牒报,其主以老疾,令⺟弟晫权国事。” 十一月,辛丑,加谥孝宗曰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太皇太后吴氏崩于寿慈宮,年八十三。遗诰:“太上皇帝疾未痊,宜于宮中承重;皇帝服齐衰五月。” 后实以辛卯崩,时郊祀期迫,或谓韩侂胄曰:“上亲郊,不可不成礼,且有司所费既夥,奈何已之?”侂胄⼊其言。”甲辰,祀圜丘。乙巳,始发丧,诏服期年。及侂胄诛,以刘光祖言,乃改从本⽇。 十二月,己巳朔,金敕御史台纠察谄佞趋走有实迹者。 丙子,帝始御正殿。 己卯,金始铸承安宝货。 丁酉,知绵州王沇疏请置伪学之籍,仍自今曾受伪学举荐关陛及刑法廉吏自代之人,并令省部籍记姓名,与间慢差遣;从之。 于是伪学逆 ![]() 时⻩由尚为吏部侍郞,言人主不可待天下以 ![]() 金⾼汝砺上言:“家国置谏臣以备侍从,盖 ![]() 金李淑妃兄弟仁惠等⼲预朝政,监察御史姬端修上书乞远小人。金主遣仁惠传诏问端修:“小人谓谁?其以姓名对。”端修对曰:“小人者,李二惠兄弟。”仁惠不敢隐,具奏之,金主虽责仁惠兄弟而不能去。端修又刻签书枢密院事完颜匡,叠被眷遇,行院于抚州,不知自洁。转运使温昉,行六部事,主军中馈饷,屈意事匡,以马、币为献,及私以官钱佐匡宴会费。金主方委匡以边事,寝其奏。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