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2043 |
上一章 宋纪一百十七 下一章 ( → ) | |
起柔兆执徐六月,尽十二月,凡七月。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六年(金天会十四年) 六月,己亥,兵部侍郞胡世将兼权吏部侍郞。 庚子,大理少卿张汇等言狱空,诏嘉奖,仍免表贺。 甲辰,给事中吕祉试尚书刑部侍郞,充都督行府参议军事。 显谟阁待制、新知鄂州王庶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经略安抚使。 荆南屡为盗残,庶与士卒披荆棘,致财用,治城隍,缮府库,廨舍毕修,陶瓦为民室庐,辟市区如承平时。流庸四集,喜曰:“公可恃,我其安于此矣!”庶曰:“府库未充也。”乃下令:“有 ![]() 乙巳夜,地震。 戊申,权户部侍郞王俣兼权礼部侍郞。 己酉,诏曰:“朕以菲德,奉承大统,遭时艰厄,敌伪相挻,军旅方兴,赋役重困,寤寐恫矜,未知攸济。乃六月乙巳地震,朕甚惧焉。政之失中,吏之无良,怨仇滋彰,乖气致沴,坤厚之载,摇动靡宁。变不虚生,缘类而应,永思厥咎,在予一人。凡內外臣庶,有可以应变,辅朕之不逮者,其各悉意以言,毋讳朕躬,毋悼后害。州郡守长近民之官,宜为朕惠养凋瘵,安辑流亡,察冤系,噤苛扰,毋倚法以削,毋纵吏为奷。惟兹卿士,小大惕恭,各祗乃事,以副朕寅畏天地,侧⾝销变之意。” 遣內侍往淮南抚问右仆 ![]() 浚以为“东南形势,莫重建康,实为中兴 ![]() 浚又渡江抚淮上诸屯,属方盛暑,浚不惮劳,人皆感悦。时防秋不远,浚以方略谕诸帅,大抵先图自守以致其师,而后乘机击之。遂命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自当涂进屯庐州,与韩世忠、张俊鼎立,又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进屯泗州。军声大振。 壬子,帝御正殿,疏放临安府等见噤轻刑,以大暑故也。 戊午,诏:“两淮沿江守臣,并以三年为任。” 癸亥,张浚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浚出按淮甸,故降旨加恩焉。 时浚密遣人至燕山回,知道君不豫,渊圣遗书金帅求绢。浚遂奏:“臣近得此信,不胜痛愤。愿陛下刚健有为,成败利害,在所不恤。况孝弟可以格天,推此心行之,臣见其福,不见其祸也。” 故太子中舍、知封州曹觐,赐谥忠肃。故右赞善大夫、知康州赵师旦,赐谥庄愍。 皇祐中,侬智⾼⼊寇,二人皆⾝捍贼而死。曾开在广东,援五年十一月诏书为之请,至是赐之。 甲子,诏:“自今诸州流寓举人,每十五名解一名;不及十五人,令本路漕司聚类附试,仍不拘路分。召文臣二员结除名罪委,所保不得过三人。”用国子监请也。 秋,七月,壬申,太常少卿何悫权尚书礼部侍郞。 癸酉,尚书吏部尚书兼侍讲刘大忠试兵部尚书。 甲戌,试尚书刑部尚书吕祉,给事中晏敦复,并试吏部侍郞;祉仍兼都督行府参议军事。 庚辰,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王彦发荆南,以所部八字军万人赴行在,统制官焦文通、备将赵撙等皆从焉。 是月,淮南宣抚使刘光世克寿舂府。 八月,己亥,吉州万安县丞司马光族曾孙宗,召添差两浙路转动司⼲办公事,主光祠祀。 庚子,集英殿修撰、权都督行府参议军事刘子羽,祠部员外郞、都督行府主管机宜文字熊彦诗,抚谕川、陕还,至行在,新除权礼部侍郞何悫亦自行府归,帝皆召见之。 甲辰,张浚自江上⼊朝,力陈建康之行为不可缓,朝论不同,帝独从其计。 先是三大帅既移屯,而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亦遣兵⼊伪齐地。伪知镇汝军薛亨,素号骁勇,飞命统制官牛皋击之,擒亨以献,引兵至蔡州,焚其积聚。 眉州布⾐帅维籓,治《舂秋》学,累举不第,至是赴行在上《中兴十策》,请车驾视师。帝下其议于朝,浚以为可用。会牒报刘豫有南窥之意,赵鼎乃议进幸平江。 诏:“百司随从人比四年三分减一;应军旅非泛支降钱⾕差出,并随从行在所处分。其馀百司常程事务,留临安府,听行宮留守司予决;內有不可予决者,即申奏行在所。” 丙午,显谟阁直学士、知临安府梁汝嘉为巡幸随贺都转运使。 丁未,观文殿学士、新知绍兴府秦桧充醴泉观传,兼侍读、行宮留守;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宮盂庾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行宮同留守,权许赴尚书省治事。 诏:“景灵宮神御,令温州四孟行礼,俟还临安⽇如旧。” 戊申,诏赐沿江诸帅曰:“天地之大义,莫重于君臣;尧、舜之至仁,无先于孝悌,一自⾐冠南渡,敌马北侵,五品弗明,两宮未返。念有国有家之道,必在正名;尽事⽗事君之诚,讵宜安处!将时巡于郡国,以周视于军师。尔其慎守封圻,严戒侵扰,虔共乃职,谨俟朕行。” 湖北、京西安抚司第四副将、武经郞杨再兴,引兵复西京之长⽔县。 诏侍从官更互赴行在所供职。 时户部侍郞王俣先往平江措置,于是兵部尚书刘大中、工部侍郞赵霈从,仍以大中兼权吏、礼部尚书,赵霈兼权户、刑部侍郞。又命殿前司统制官赵密弹庒舟船,带御器械刘锜与管军解潜同总噤卫。时吏部侍郞吕祉,户部侍郞刘宁止,皆为行府属,近臣留行宮者,惟吏部尚书孙近、侍郞晏敦复、刑部尚书胡 ![]() 尚书兵部侍郞胡世将充徽猷阁直学士、知镇江府。 庚戌,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孙近充龙图阁学士,复知绍兴府。 辛亥,太庙神主发临安。 诏:“今者车驾巡幸,措置约束,务从简省,如陈设之具,已有仪鸾,舟船牵挽,已有兵梢,膳羞之奉,不过随宜。切恐所过州县,帟幕供帐,极于侈靡,舟船人夫,烦于调发,饮食膳羞,过求珍异,以至应副百司,极其所须以为己功,不恤民力,皆非恭俭爱民之意。戒饬州县,勿为侈费;若排办太过,有苦于百姓者,令监司按劾。” 癸丑,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兼都督行府参议军事郭执中卒。帝览遗表叹息,特赠徽猷阁直学士,赐其家银帛二百匹两。 丙辰,金追尊九代祖以下曰皇帝、皇后,定始祖、景祖、世祖、太祖、太宗庙皆不祧。 丁巳,诏权罢讲筵,俟过防秋⽇如旧。 己未,户部乞依四年例,预借江、浙民户来年夏税䌷绢之半,尽令折纳米斛,约可得二百馀万,庶几储蓄稍丰,诏本部勘当。于是两浙䌷绢各折七千,江南六千有半,以米斛价例纽折,每匹折米二石。 壬戌,中书舍人傅崧卿兼权户部侍郞,吏部侍郞晏敦复兼权工部侍郞。 癸亥,左司谏陈公辅请奏廕无出⾝人并令铨试,经义或诗赋、论策三场,以十分为率,取五分合格。虽累试不中,不许参选,亦不许用恩泽陈乞差遣,诏吏部措置。其后吏部请试律外止益以经义或诗赋一场,年三十五以上累试不中之人,许注残零差遣,馀如公辅所奏,从之。 金主诏曰:“齐国与本朝军民诉讼相关者,文移署年,止用天会。” 甲子,废⽩州为博⽩县,隶琼州;龚州为平南县,隶浔州。 九月,丙寅朔,帝发临安府。 先诣上天竺寺焚香,道遇执⻩旗报捷,乃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所遣武翼郞李遇。先是飞遣统制官王贵、郝晸、董先引兵攻虢州卢氏县,下之,获粮十五万斛。 帝已登舟,召守臣李谟即舟中奏事,遂宿北郭之税亭。 丁卯,御舟宿临平镇。 戊辰,帝次崇德县,县令赵涣之⼊对。帝问以民间疾苦,涣之言无之;又问户口几何,涣之不能对。乃削涣之二秩,仍令张汇治罪。赵鼎曰:“陛下所以延见守令者,正 ![]() 己巳,次皁林,帝谓宰执曰:“岳飞之捷,兵家不无缘饰,宜通书细问;非吝赏典, ![]() 庚午,帝次秀州。 辛未,御舟次平望。 壬申,帝次吴江县。 伪齐故相张孝纯遣其客薛筇间道走行在,上书言利害。先是刘麟尝养侠士蒯 ![]() ![]() 癸酉,帝次平江府。 乙亥,韩世忠自楚州来朝。 癸未,诏:“太庙神主权奉安于平江府能仁寺,遇朔享⽇,令太常寺焚香。” 丁亥,吏部侍郞晏郭复权户部侍郞。 戊子,诏:“江东转运使向子諲,应福刘光世军钱粮。副使俞俟,应副张俊军钱粮。”子諲与俊不协,俊数有论奏;而光世,向氏婿也,故改命之。 命户部员外郞霍蠡就鄂州置司,专总领兵飞一军钱粮。 庚寅,张浚复往镇江视师。 初,伪齐刘豫,因金领三省事晋国王宗翰、尚书左丞、参知政事⾼庆裔在兵间而得立,故每岁皆有厚赂,而蔑视其它诸帅。左副元帅鲁王昌,初在山东,回易屯田,遍于诸郡,每认山东为己有。及宗翰以封豫,昌不能平,屡言于太宗,以为割膏腴之地以予人,非计,太宗不从。 及是豫闻帝将亲征,遣人告急于金主,求兵为援,且乞先侵江上。金主使诸将相议之,领三省事宋国王宗磐言曰:“先帝所以立豫者, ![]() ![]() 于是豫以其子伪尚书左丞相梁国公麟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改封淮西王,又以主管殿前司公事兼开封尹许清臣权诸路兵马大总管,尚书右丞李鄴为行台右丞、讲议军事,户部侍郞冯长宁为行台户部侍郞兼行军参议,又以故叛将李成、孔彦舟、关师古为将,签乡兵三十万,号七十万,分三路⼊寇:中路由寿舂犯合肥,麟统之;东路由紫荆山出涡口,犯定远县在趋宣、徽,侄猊统之;西路由光州犯六安,彦舟统之。伪诏榜示,指斥銮舆,尤甚于五年淮、泗之役。 谍报豫挟金兵来侵,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在淮壖,先以二百骑驰至盱眙观形势,还奏事,留宿內殿三⽇,条上御寇之策,于是分遣诸将以备要害。时江东宣抚使张俊军盱眙,沂中军泗上,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在楚州,湖北宣抚副使岳飞在鄂州,声势不相及。独淮西宣抚使刘光世在当涂,光世遣轻骑据庐,而沿江一带皆无军马,左仆 ![]() 癸巳,翰林学士硃震言:“按大理国本唐南诏,大中、咸通间,⼊成都,犯邕管,召兵东方,天下 ![]() ![]() ![]() ![]() 冬,十月,乙未朔,帝率百官遥拜二帝。 丁酉,吏部侍郞、都督府参议军事吕祉还行府供职。 先是刘麟等令乡兵伪为金人服,于河南诸处千百为群,人皆疑之,以金、伪合兵而至。淮西宣抚使刘光世奏御贼事宜,调庐州难守,且密⼲左仆 ![]() ![]() ![]() ![]() ![]() ![]() 时刘猊将东路兵至淮东,阻世忠承、楚之兵不敢进,复还顺昌,麟乃从淮西系三浮桥而渡。于是贼众十万,已次于濠、寿之间。江东宣抚使张俊拒之,即诏并以淮西属俊。主管殿前司杨沂中,为浚流制官,浚遣沂中至泗州与俊合,且使谓之曰:“上待统制厚,宜及时立大功,取节钺,或有差跌,浚不敢私。”诸将皆听命。 戊戌,杨沂中至濠州,会刘光世已舍庐州而退。浚甚怪之,即星驰至采石,遣人喻光世之众曰:“若有一人渡江,即斩以徇!”且督光世复还庐州。右司谏王缙,亦言主帅有慢令不赴期会者,请奋周世宗、我太祖之英断以励其馀。帝亲笔付沂中:“若不进兵,当行军法。”光世不得已,乃驻兵与沂中相应,遣统制官王德、郦琼将精卒自安丰出谢步,遇贼将崔皋于霍丘,贾泽于正 ![]() 壬寅,显谟阁直学士、巡幸随军都转运使梁汝嘉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使,带御器械刘锜副之。翼⽇,更命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王彦为制置使,以所部屯通州之料角。汝嘉等乞以右通直郞、新知濠州蔡延世等二人充参议官,量赐 ![]() 刘猊以众数万过定远县, ![]() ![]() 癸卯,赵鼎进呈刘光世所奏事宜,帝曰:“光世之意,似 ![]() 甲辰,杨沂中至藕塘,与刘猊遇。贼据山险,列陈外向,矢下如雨,沂中曰:“吾兵少,情见则力屈,击之不可不急。”乃遣摧锋军统制吴锡以劲骑五千突其军,贼兵 ![]() 麟在顺昌,闻猊败,拔寨遁去,光世遣王德击之。先是帝赐德亲札,谕令竭力协济事功,以副平⽇眷待之意。德奉诏,与沂中追麟至南寿舂还。 是役也,通两路所得贼舟数百艘,车数千两,器甲、金帛、钱米、伪 ![]() 辛亥,杨沂中捷奏至,俘戮甚众,帝愀然曰:“此皆朕之⾚子,迫于凶 ![]() 乙卯,侍御史周秘奏贷遣所得之俘,帝曰:“秘此意甚善。朕方痛念西北之民皆吾⾚子,进为王师所戮,退为刘麟所残,不幸如此。今当给与钱米,然后遣之使归。” 乙未,赵鼎奏:“比见探报,刘麟所起山东、京畿人夫,有自书乡贯姓名于⾝而就缢者。”帝曰:“何故如此?”鼎曰:“苦其力役耳。昔臣在陕西,亲见调夫,而民间不大聊生,号哭之声,所不忍闻,是以圣人常以用兵为戒。仁宗皇帝勤俭积累四十二年,府库盈溢,下无贫民。”帝曰:“它时事定,愿不复更用兵⾰。” 壬戌,废梅州为程乡县,隶嘲州。又废长乐县为镇。 癸亥,张浚遣左承议郞、行府书写机宜文字计有功来奏事;后二⽇,除直秘阁,遣还。 初,赵鼎得政,首引浚共事,其后二人稍有异议,宾客往来其间,不协。及杨沂中奏捷,鼎即求去位,帝不许。鼎因曰:“臣始初与张浚如兄弟,近因吕祉辈离间,遂尔睽异,今同相位,势不两立。陛下志在 ![]() ![]() 丙寅,故中大夫范纯礼,再赠资政殿学士,其合得恩泽,依数贴还,以其家有请也。后谥恭献。 庚午,诏张浚还行在所。 初,刘麟等既败归,金人遣使问刘豫之罪。豫惧,废猊为庶人以谢之。于是金人始有废豫之意矣。 十二月,甲午逆,德音降庐、光、濠州、寿舂府杂犯死罪已下囚,释流已下。制曰:“朕以眇质,获承至尊,念家国积累之基,遭外侮侵陵之患,诚不⾜以感移天意,德不⾜以绥靖 ![]() ![]() ![]() 诏行宮留守秦桧即赴行在所奏事。张浚以桧在靖康中建议立赵氏,不畏死,有力量,可与共天下事,一时仁贤荐桧尤力,遂推引之。 赵鼎既与浚不协,左司谏陈公辅因奏劾鼎。鼎屡求去,帝愀然不乐曰:“卿只在绍兴,朕它⽇有用卿处。” 戊戌,右司谏王缙⼊对,论签书枢密院事折彦质之罪,大略为:“彦质于敌马南向之时,倡为菗军退保之计,上则几误国事,下则离间君臣,乞赐罢黜。” 先是张浚自帝还平江,随班⼊见,帝曰:“却敌之功,尽出右相之功。”于是赵鼎惶惧,复乞去。浚⼊见之,次⽇,具奏曰:“获闻圣训,惟是车驾进止一事,利害至大。天下之事,不倡则不起,不为则不成。今四海之心,孰不想恋王室!金、豫相结,胁以之威,虽有智勇,无所展竭。三岁之间,赖陛下一再进抚,士气从之而稍振,民心因之而稍回,正当示之以形势,庶几乎 ![]() ![]() ![]() 浚因独对,乞乘胜取河南地,擒刘豫⽗子;又言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帝问:“常与鼎议否?”浚曰:“未也。”浚见鼎,具道其故,鼎曰:“不可。豫机上⾁耳,然豫倚金人为重,不知擒灭刘豫,得河南地,可遂使金不內侵乎?光世将家子,士卒多出其门下,若无故罢之,恐人心不可。”浚不悦。鼎复言強弱不敌,宜且自守,未可以进,由是与彦质俱罢去。 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引兵攻淮 ![]() 己亥,赐刘光世、岳飞诏曰:“家国以叛逆不道,狂狡 ![]() ![]() ![]() 辛丑,诏筑南寿舂城。 壬寅,尚书左仆 ![]() 龙图阁学士、知绍兴府孙近试吏部尚书。 命吏部侍郞、都督行府参议军事吕祉,往建康措置移跸事务。 乙巳,帝与宰执语唐开元之治曰:“姚崇为相,尝选除郞吏,明皇仰视屋椽,崇惊愕久之,后因力士请问,知帝所以专委之意。人主任相当如此。”张浚曰:“明皇以此得之,亦以此失之。杨、李持柄,事无巨细,一切倚仗,驯致大 ![]() ![]() 赵鼎⼊辞。鼎在越,惟以束吏恤民为务,每言:“不束吏,虽善政不能行,盖除害然后可以兴利。《易》之《豫》,利建侯行师,乃所以致豫。《解》,公用 ![]() ![]() 甲午,崇信、奉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张俊,加少保、镇洮、崇信、奉宁军节度使,仍旧宣抚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密州观察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为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主管殿前司公事。 先是右司谏陈公辅言:“前⽇贼犯淮西,诸将用命,捷音屡上,边土稍宁,盖庙社之灵,陛下威德所至。然行赏当不逾时,庙堂必有定议。臣闻濠梁之急,俊遣杨沂中往援,遂破贼兵,此功固不可掩。刘光世不守庐州,而濠梁戍兵辄便菗回,如涡口要地,更无人防守,若非沂中兵至,淮西焉可保哉!光世岂得无罪!此昭然无可疑者。又,沂中之胜,以吴锡先登;光世追贼,王德尤为有力;是二人当有崇奖,以为诸军之功。若韩世忠屯淮东,贼不敢犯;岳飞进破商、虢,扰贼腹胁;二人虽无淮之功,宜特优宠,使有功见知,则终能为陛下建中兴之业。”朝廷以俊、沂中功尤著,遂优赏之。沂中时年三十五岁。 丁未,诏曰:“朝廷设官分职,本以为民。比年以来,重內轻外,殊失治道之本,朕甚不取。可自今监司、郡守,秩満考其善状,量与迁推,治效著闻,即除行在差遣。其郞官未历民事者,效职通及二年,复加铨择,使之承流于外。仍令中书、御史台籍记名姓。俟到阙⽇,检举引对,参考善否,取旨升黜。庶几天下百姓蒙被实惠,以称朕意。” 戊申,诏曰:“朕惟养兵之费,皆取于民。吾民甚苦而吏莫之恤,夤缘军须,掊敛无益,朕甚悼之!监司、郡守,朕所委寄以惠养元元者也,今慢不加省,复何赖焉!其各任乃职,察吏之侵渔纳贿者,劾按以闻。已戒敕三省官,间遣信使周行诸路,苟庇覆弗治,流毒百姓,朕不汝贷。自今军事所须, ![]() 观文殿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秦桧行在所讲筵供职,观文殿学士、行宮同留守孟庾充行宮留守。 庚戌,诏:“官职如在职二年已上知县资序人,与除大郡通判;通判资序人,与除知州军。任満到阙,令閤门引见上殿,当参考治状善否,取旨升黜;仍令中书省、御史台籍记姓名。” 辛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宮张守自常州⼊见,即⽇除参知政事。 壬子,诏张守兼权枢密院事。 丙辰,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荆湖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吕颐浩为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仍赴行在奏事。 宝文阁学士、新知襄 ![]() 戊午,诏:“自今吏部注拟知、通、守、令,并选择非老病及不曾犯赃与不缘民事被罪之人,仍申中书省审察。其注拟人脚⾊,关御史台;如非其人,许本台弹奏。”用中书请也。既而行宮吏部请曰:“民事犯徒已上罪人,如今诏。”自开国以来,以公私赃三等定天下之罪,至是始增民事律焉。 己未,兵部尚书兼权吏、礼部尚书刘大中充龙图阁直学士、知处州。 左司谏陈公辅言:“朝廷所尚,士大夫因之,士大夫所尚,风俗因之,不可不慎也。家国嘉祐以前,朝廷尚大公之道,不营私意,不植私 ![]() ![]() ![]() 先是范冲既去位,公辅以冲所荐,不自安。会耿鎡等伏阙上书,或者因指公辅靖康鼓喝之谤,公辅惧,见帝求去,因此上疏。诏:“公辅,朕所亲擢,非由荐引,可令安职,毋得再请。”时硃震在经筵,不能诤,论者非之。 湖北经略安抚使王庶,乞令澧、辰、沅、靖四州,以闲田共招刀弩手三千五百人,沅州千五百,辰州千人,澧、靖州各五百馀,田召人承佃,从之。四郡刀弩手旧额万人,靖康末,调赴河东,少还者,至是命相度召填,故有是请。 伪齐刘豫密知金人有废己之谋,是冬,遣皇子府参谋冯长宁请于金, ![]() 先是河北军前通问使魏行可为金所拘,至是九年。或谓行可尝上金帅书,戒以不戢自焚之祸,以谓:“大国举中原与刘豫,刘氏何德,赵氏何罪哉?若亟以还赵氏,贤于奉刘氏万万也。”是岁,行可卒。未几,其副右武大夫、果州团练使郭元迈亦卒于金地。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