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8279 |
上一章 宋纪九十五 下一章 ( → ) | |
起昭![]()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宣和五年(辽保大三年,金天辅七年,九月后为天会元年) 夏,四月,丁亥,金主遣宗望、鄂啰袭辽主于 ![]() 壬辰,使杨璞赍誓书,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来归。 辽耶律达实壁龙门东,金都统鄂啰遣洛索等攻之,生擒达实。耶律纠坚聚众兴中府,亦为金人所破,纠坚杀自。宗望、鄂啰闻辽主留辎重于青冢,以兵万人围之。戊戌,辽太保特默格窃梁王雅里以遁。秦王、许王、诸妃、公主、从臣俱陷于金。 庚子,童贯、蔡攸⼊燕山府。燕之金帛、子女、职官、民户,为金人席卷而东,损岁币数百万,所得者空城而已。 或告燕人曰:“汝之东迁,非金人意也,南朝留常胜军,利汝田宅,给之耳。”燕人皆怨,因说宗翰不当与南朝全燕。宗翰因 ![]() 壬寅,金宗望押燕山地图至。初 ![]() 乙巳,童贯奏抚定燕城。丙午,王黼等上表称贺。 戊申,金使杨璞同卢益、赵良嗣等至,赍国书并誓书以进。良嗣私语人曰:“只可保三年尔。”时上下皆知金必渝盟,而莫敢言。 庚戌,曲赦河北、河东、燕、云路。 时云中路地尚未得也,而赦乃先及。其后颇得武、朔、蔚三州,寻复失之,兵端盖自此始。 辛亥,童贯、蔡攸自燕山班师。 金人遣人招辽主归附,辽主答书请和。既而金人部送辽之族属、辎重东行,辽主愤举族见俘,以兵五千馀决战于⽩⽔泺,宗望以千兵击败之。辽主相去百步,遁去,获其子赵王实讷埒及辽主玺。追二十馀里,尽得其从马,献玺于行在,金主大录诸帅功,加赏焉。辽主遣人送⻳纽金印伪降,宗望受之,视其文,乃元帅燕国王之印也。宗望复以书招之,谕以石晋、北燕故事。 辽主遁⼊云內,徒御单弱,特默格挟梁王雅里驰赴之,从者千馀人。辽主虑特默格为变, ![]() 五月,己未,以收复燕、云,赐王黼⽟带;庚申,进太傅,总治三省事。郑居中为太保,进宰执官二等。癸亥,童贯落节钺,进封徐豫国公,蔡攸为少师,赵良嗣为延康殿学士。居中自陈无功,不拜。 夏国主乾顺遣使请辽主临其国,辽主从之,中军都统萧迪里等切谏,不听。遂渡河,次于金肃军北,遣使封乾顺为夏国皇帝。人情惶惧,不知所为。迪里 ![]() 雅里 ![]() 金宗望趋天德,闻夏人 ![]() 左企弓等为金部燕人东徙,流离道路,不胜其苦,过平州,遂⼊城言于张曰:“左企弓不能守燕,致吾民如是。公今临巨镇,握強兵,尽忠于辽,免我迁者,非公而谁!”遂召官属议,皆曰:“闻天祚兵势复振,出没漠南,公若仗义勤王,奉 ![]() ![]() ![]() ![]() 石改名安弼,与三司使⾼履改名 ![]() ![]() ![]() ![]() 乙丑,诏:“正位三公立本班,带节钺若领它职者仍旧班。著为令。” 癸酉,祭地于方泽。 和勒博南寇燕地,败于景、蓟间,其众奔溃,耶律裕古泽等杀之。奚人以次附属于金,金各置明安、穆昆领之。 六月,壬午朔,金主次鸳鸯泺。 丙戌,张遣人诣安抚司纳土。金人闻叛,遣拣摩将骑二千来讨,率兵 ![]() ![]() 乙未,诏:“今后內外宗室,并不称姓。” 丙申,金主有疾,还上京,命宗翰为都统,昱及斡鲁副之,驻兵云中以备边。旋召皇弟安班贝勒晟前赴行在。 戊申,领枢密院郑居中卒。辛亥,以蔡攸领枢密院。 秋,七月,戊午,以梁师成为少保。 童贯、蔡攸归自燕山,颇失帝意。王黼、梁师成遂荐谭稹为宣抚。是⽇,起复稹为河东、燕山府路兼河北路宣抚使,令驻河东, ![]() 己酉,金主次牛山;宗翰还于军中。 庚午,王黼等上尊号曰继天兴道敷文成武睿明皇帝,不允。 八月,辛巳朔,⽇有食之。 乙未,郭药师大败萧⼲于峰山。 燕京既陷,⼲就奚王府自立为神圣皇帝,国号大奚,改元天嗣。时奚人饥,⼲出卢龙岭,攻破景州,又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臣于石门镇,陷蓟州,寇掠燕城,其锋锐甚,有涉河犯京师之意,人情汹汹,颇有谋弃燕者,童贯自京师移文王安中、詹度、郭药师等切责之。已而安中命药师击破其众,乘胜穷追,过卢龙岭,杀伤大半。从军之家,悉为常胜军所得,招降奚、渤海五千馀人,生擒阿噜,获辽太宗尊号宝检、契丹涂金印等。⼲遁去,寻为其部下巴尔达喀所杀,传首河间府,詹度上之。 乙未,金主次浑河北,皇弟安班贝勒晟率宗室百官上谒。 辛丑,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 壬寅,太⽩昼见。 戊申,金主殂于行宮,年五十六。后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太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举兵数年,算无遗策,遂成大业。 九月,癸丑,太祖丧至上京,葬宮城西南宁神殿。贝勒杲、郓王昂及宗峻、宗⼲率宗亲百官请安班贝勒晟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宗⼲率诸弟以赭袍被晟体,置玺怀中。丙辰,即皇帝位。己未,告祀天地。 辛酉,大飨明堂。 丙寅,金大赦中外,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 癸酉,金主命发舂州粟,振降人之徙于上京者。戊寅,诏诸明安振內地匮乏。 辽耶律达实既为金人所擒,临战,辄以绳系其背,使为前导。是月,达实复亡归于辽。 冬,十月,乙酉,雨木冰。 壬辰,金主以空名宣头百道给都统宗翰,许以便宜从事。 己亥,金上京僧献佛骨,金主却之。 壬寅,罢诸路提举常平之不职者。 是月,京师地震。 诏建平州为泰宁军,以张为节度使,世袭平州,其属卫甫、赵仁彦、张敦固皆擢徽猷阁待制;令李安弼赍诏还平州,仍以金花笺御笔付弟,令面授之。 辽雅里初自立,好取《贞观政要》,及林牙耶律资忠所作《治国诗》,令侍从读之。尝命薄征于民,曰:“民有即我有,否则民何以堪!”一时翕然称之。统军托卜嘉等率众来附,自诸部继至。而雅里⽇渐荒怠,好击鞠,以特默格切谏而止。寻以出猎过劳病死,萧迪里为 ![]() 十一月,乙卯,以郑绅为太师。 癸亥,诏国子监刊印御注《冲虚至德真经》,颁之学者,从祭酒蒋在诚等奏请也。 丙寅,幸王黼第观芝。帝由便门过梁师成家,复来黼第,因大醉,不能语。夜,漏上五刻,乃开龙德宮复道小门以过,內侍十馀人执兵接拥。是夜,诸班噤从皆集教场,备不虞,几至生变。翼⽇,犹不御殿。半⽇,人心少安。 诸路漕臣坐上供钱物不⾜,贬秩者二十二人。 丁卯,王安中、谭稹加检校少傅,郭药师为太尉。 壬申,王黼弟子亲属推恩有差。 是月,金遣宗望督拣摩攻平州。会张闻朝命将至,大喜,率官吏郊 ![]() ![]() ![]() ![]() ![]() ![]() ![]() 十二月,辛己,金蠲民间贷息。诏以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年⾕不登,其应输南京军粮,免之。 甲午,金主诏曰:“比闻民间乏食,至有自鬻其子者,其听以丁力等者赎之。” 是⽇,以古论贝勒杲为安班贝勒,以宗⼲为国论贝勒。遣李靖来告哀。 乙巳,金使⾼居庆、杨意来贺正旦。时以山后诸州请于金,金主新立,将许之。宗翰自云中至,言于金主曰:“先帝初图宋协力攻辽,故许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后,复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先帝辞其币而复与之盟曰:‘无匿逋逃,无扰边民。’今宋数路招纳叛亡,累疏姓名索之而不肯遣。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勿与之。”金主遂遣使,止以武、朔二州来归。 是岁,秦、凤旱,河北、京东、淮南饥,遣官赈济。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宣和六年(辽保大四年,金夭会二年) 舂,正月,癸丑,遣太常少卿连南夫伴送金使归国,寻兼祭奠吊慰使。 甲寅,金主以空名宣头五十、银牌十给宗望。 戊午,置书艺所。 癸亥,蔵萧⼲首于太社。 金以东京比岁不登,诏减田租、市租之半。 庚午,勒停人蔡绦复朝奉郞,提举明道宮。 癸酉,御內东门,为金主旻成服。 甲戌,夏国称籓于金,金以下寨以北, ![]() 丁丑,金始自其京师至南京,五十里置驿。 辽主趋都统玛格军,金人来攻,弃营北遁,玛格被执。玛克实来 ![]() 二月,金诏护辽帝诸陵,有盗发者罪死。庚寅,给宗翰马,命赈新附之民。 己亥,躬耕籍田。 丙午,诏:“自今非历台阁、寺监、监司、郡守、开封府曹官者,不得为郞官、卿、监。著为令。” 尚书左丞李邦彦,以⽗忧去位。 金宗翰乞济师,诏有司选精兵五千给之。 丁未,金主谕宗望曰:“凡南京留守及诸阙员,可选勋贤有人望者就注拟之,具姓名官阶以闻。” 辽耶律约索等十人谋叛,伏诛。 三月,己酉朔,以钱景臻为少师。 金遣使诣宣抚司,索赵良嗣所许粮二十万石。谭稹曰:“二十万石不易致,良嗣所许,岂⾜凭也!”遂不与。金人大怒,及举兵,亦以此为辞。 庚戌,金宗望请选良吏招抚迁、润、来、隰之民保山砦者,从之。 己未,宗望以南京反覆,凡攻取之计,乞与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裁决之。 辛未,夏国王李乾顺进誓表于金。 闰月,戊寅朔,金赐夏国誓诏。 辛巳,皇后亲蚕。 京师、河东、陕西地震,宮殿门皆摇动有声,河东、陕西尤甚,兰州诸山草木悉没⼊地,而山下麦苗皆在山上。诏右司郞中⻩潜善案视,潜善不以实闻,帝意乃安。迁潜善为户部侍郞。 夏,四月,巳酉,金赈上京路、西北路之隆者及新徙岭东之人。 癸丑,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八百五人。 丁巳,起复李邦彦为尚书左丞。 戊午,金以所筑上京新城名会平州。 五月,癸卯,金使来告嗣位。 癸未,金主诏曰:“新降之民,诉讼者众,今方农时,或失田业,可俟农隙听决。” 金人既建平州为南京,未几,州人拥都统张敦固据城抗拒。是月,拣摩克南京,杀敦固。 自得燕地,悉出河北、河东、山东之力以往馈官军,率十数石致一石,才一年,三路皆困。六月,壬子,诏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闽、广措置调夫各数十万,并约免夫钱,每夫三十贯,委漕臣限督之,违者从军法,用王黼言也。寻又诏宗室、戚里、宰执之家及宮观、寺院,一例均敷,于是遍率天下,所得才二千万缗,而结怨四海矣。 秋,七月,壬午,金皇子宗峻卒,太祖之嫡子也。 丙戌,金噤外方使介冗从多者。 戊子,遣著作佐郞许亢宗等如金贺嗣位。 丁酉,诏:“应系御笔断罪,不许诣尚书省陈诉改正。” 王黼言:“顷得方士玑衡之书,⾜以察七政。”甲辰,诏置玑衡所,以黼及梁师成领之。 辽主既得耶律达实兵,及居古迪里部,又得玛克实之兵,自谓有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达实谏曰:“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辽主不从。达实遂杀知北院枢密事萧伊实及博勒果,自立为王,率铁骑三百宵遁。 遣校书郞卫肤敏如金贺生辰。肤敏言:“金生辰后天宁节五⽇,今未闻彼遣使而吾反先之,于威重已阙。万一金使不至,为朝廷羞。请至燕而候之,脫若不来,则以币置诸境上。”帝以为然。洎至燕山,金使果不来,遂置币而返。 辽主在夹山,金人 ![]() ![]() 夏人举兵侵武、朔二州地界,宣抚使谭稹遣李嗣本御之。兵数 ![]() ![]() 辽主之在夹山也,帝 ![]() ![]() ![]() ![]() ![]() ![]() 国舅详衮萧托卜嘉降于金。 壬戌,以复燕、云,赦天下。 九月,乙亥,以⽩时中为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郞,李邦彦为少宰兼中书侍郞。 辛巳,大飨明堂。 丁亥,以赵野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开封府尹蔡懋同知枢密院。 庚寅,遣校书郞贺允中等如金贺正旦。 庚子,金使布密古等来致遗留物。 冬,十月,甲子,金以泰州秋潦,发宁江州粟以赈之。丙寅,命运米五万石于广宁,以给南京、润州戍卒。 庚午,金使来贺正旦。 御笔:“道官可自大夫以上共带职人并令封至朝官,许廕赎私罪为官户。” 诏:“有收蔵习用苏、⻩之文者,并令焚毁,犯者以大不恭论。” 癸酉,诏:“內外官并以三年为任,治绩著闻者再任。” 辽主在 ![]() ![]() 十一月,丙子,太傅王黼致仕。 黼位元宰,每陪曲宴,亲为俳优鄙 ![]() ![]() ![]() ![]() ![]() 太⽩昼见。 自蔡京以丰亨豫大之说劝帝,穷极侈靡,久而帑蔵空竭,言利之臣,殆析秋毫。宣和以来,王黼专主应奉,括剥横赋,以羡为功,所⼊虽多,国用⽇匮。至是宇文粹中上言:“祖宗之时,国计所仰,皆有实数,量⼊为出,沛然有馀。近年诸局务、应奉司,妄耗百出,若非痛行裁减,虑智者无以善后。”帝然其言。丙戌,诏蔡攸就尚书省置讲议财利司,除茶法已有定制,馀并讲究条上。攸请內侍职掌,事⼲宮噤,应裁省者,委童贯取旨。由是不急之物,无名之费,颇议裁省。 壬辰,诏:“监司择县令有治绩者保奏,召赴都堂审察录用,毋过三人。” 童贯遣马扩、知保州辛兴宗使宗翰军,乙未,扩等至云中府。会宗翰已归国,留洛索权元帅,遣人来谕庭参。扩辞以见人臣无此仪,洛索曰:“谭宣抚时使人庭参我。”扩曰:“谭稹以凡庸不知故常,为朝廷所黜。”数往返辨论。最后,洛索遣⾼庆裔来曰:“二观察既执旧仪,此亦暂权元帅,不敢辄见。所言 ![]() ![]() ![]() ![]() 贵询扩⼊境所见,扩曰:“金人训习汉儿乡兵,增飞狐、灵丘之戍,数指言张,邀索职官、民户,实有包蔵,愿太师速营边备。”贯不能用。 辽主从行者举兵 ![]() 仲恭 ![]() 十二月,甲辰朔,诏:“太师致仕蔡京领讲议司,听就私第裁处,仍免佥书,毋致勤劳。 诏百官遵行元丰法制。 癸亥,蔡京落致仕,领三省事,五⽇一赴朝请,至都堂治事。 王黼既罢,⽩时中、李邦彦作相,京 ![]() ![]() ![]() 时河北、山东转粮以给燕山,民力疲困,重以监额科敛,加之连岁凶荒,于是饥兵并起为盗。山东有张万仙者,众至十万;又有张迪者,众至五万;河北有⾼托山者,号三十万;自馀二三万者,不可胜数。命內侍梁方平讨之。 都城中酒保硃氏女忽生髭,长六七寸,特诏度为道士。 辽置二总管府。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宣和七年(辽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 舂,正月,癸酉朔,诏赦两河、京西流民为盗者,仍给复一年。 戊子,金同知宣徽院事韩资正,加尚书左仆 ![]() 癸巳,诏:“罢诸路提举常平官属,有罪当黜者以名闻;仍令三省修已废之法。” 遣礼部员外郞邵博送伴金使。 ![]() ![]() ![]() 二月,甲辰,复置铸钱监。 诏御史察赃吏。 己酉,雨木冰。 庚戌,诏京师运米五十万斛至燕山,令工部侍郞孟揆亲往措置。 壬戌,辽主行至应州新城东六十里,为金将洛索所执,辽亡。 辽主之在夹山也,帝数遣使 ![]() ![]() 壬申,京东转运副使李孝昌言招降群盗张万仙等五万馀人;诏捕官犒赏有差。 初,耶律达实北行三⽇,过黑⽔,见⽩达勒达详衮崇乌鲁,崇乌鲁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西至哈屯城,驻北庭都护府,会西鄙七州及十八部王,谕之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 ![]() ![]() 三月,癸酉朔,雨雹。 丙子,金赈奚、契丹新降之民。 辛巳,金建乾元殿。赐完颜洛索铁券。⼲鲁献传国宝,以玛克实来降,请给印绶。 金始议礼制度,正官名,定服⾊,兴庠序,设选举,其议皆自宗⼲发之。 甲申,知海州钱伯言奏招降山东寇贾进等十万人,诏补官有差。 先是,童贯尝问马扩:“常胜军且为患, ![]() 辛丑,贯自太原、真定、瀛、莫⼊燕山,犒常胜军,奏请河北置四总管,中山辛兴宗,真定王元,河中杨惟忠,大名王育,令招逃卒、游手人为军,从之,盖用扩言也。 夏,四月,丙辰,降德音于京东、河北路。 庚申,蔡京依前太师、鲁国公,致仕。 蔡绦既擅权用事,其兄攸愈嫉之;⽩时中、李邦彦亦恶绦,乃与攸发绦奷私事。帝怒,诏安置韩梠于⻩州,罢绦侍读,提举明道宮,寻又毁绦赐出⾝敕。时中等 ![]() 复州县免行钱。 戊辰,诏行元丰官制,复尚书令之名,虚而勿授;三公但为阶官,毋领三省事。 五月,丁亥,诏:“诸路帅臣举将校有才略者,监司举守令有政绩者,岁各三人。” 乙未,遣奉议郞舒宸中如金贺生辰,寻改命校书郞卫肤敏。 六月,辛丑朔,诏宗室复著姓。 帝授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土,锡以王爵,丙午,封童贯为广 ![]() 己未,加蔡攸太保。 戊申,诏:“臣僚辄与內侍来往者论罪。” 辛亥,虑囚。 癸亥,诏:“吏职杂流出⾝人,毋得陈请改换。” 乙丑,罢减六尚岁贡物。 是月,宝文阁待制刘安世卒。 安世少从学于司马光,平居坐不倾倚,书不草率,不好声⾊货利,忠孝正直,皆取则于光。除谏官,在职累年,正⾊立朝,其面折廷诤,或逢盛怒,则执简却立,俟威少霁,复前抗辞;旁列者见之,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以是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常趋走前后者,使持书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且吾废斥几三十年,未尝有一点墨与权贵。吾 ![]() 秋,七月,庚午朔,诏:“士庶毋以天、王、君、圣为名字。” 壬申,金噤內外官宗室毋私役百姓。 己卯,金主诏:“权势之家毋买贫民为奴,其胁买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杖一百。” 甲申,金括南京官豪牧马,以等第取之,分给诸军。 是月,熙河、兰州、河东地震。熙河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仓库皆没。 河东义胜军叛。 八月,癸卯,金西南北都统鄂啰以辽主延禧至来流河。甲辰,告于太祖庙。丙午,见金主,遂降封为海滨王。以萧仲恭为忠,甚加礼遇。 壬子,金主命有司拣阅善 ![]() 九月,壬辰,金使李孝和等以天祚成擒来告庆,诏宇文虚中、⾼世则馆之;其实金将举兵,先使来觇也。时河东奏宗翰至云中,颇经营南下,诏童贯再行宣抚。贯既受诏,未即行。会张孝纯奏金人遣小使至太原, ![]() ![]() 乙未,诏吉州安置聂山,复朝散郞,乘驿赴阙。 时金人 ![]() ![]() 是月,有狐升御榻而坐。又有都城外鬻菜夫,至宣德门下,忽若 ![]() 清化县榷盐场申燕山府,言金人拥大兵前来,劫掠居民,焚毁庐舍。时宣抚使蔡靖与转运使吕颐浩、李与权等修葺城隍,团结人兵,以为守御之备;使银牌马⼊奏,兼关合属去处,而大臣谓郊礼在近,匿不以闻,恐碍推恩,奏荐事毕,措置未晚,但以大事委边臣而已。 冬,十月,己亥,赐金告庆使李孝和等宴。 甲辰,金主诏诸将南伐,以安班贝勒杲兼领都无帅,贝勒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伊都为右都监,自西京⼊太原。以六部路军帅达兰为六部路都统,舍音副之。宗望为南路都统,拣摩副之,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都统,自南京⼊燕山路。时金人部署已定,而举朝不知,遣使往来,怈怈如平时。 金建太祖庙于西京。 辛亥,赐曾布谥曰文肃。 戊午,罢京畿和籴。 十一月,乙亥,遣使如金回庆。 童贯至太原,马扩、辛兴宗复诣云中,使宗翰军,谕以得旨且 ![]() 扩等至军前,宗翰严兵以待,趣扩等庭参,如见金主礼。礼毕,首议山后事。宗翰曰:“先帝与赵皇 ![]() ![]() ![]() ![]() ![]() 金人自擒天祚之后, ![]() 金宗望请于金主曰:“拣摩于臣为叔⽗,请以拣摩为都统,臣监战事。”金至从之,以宗望监拣摩、刘彦宗两军战事。 丙戌,祀圜丘,赦天下。 庚寅,以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河东、河北路制置使。 十二月,戊戌,金人破檀州。 己亥,马扩等自云中回,至太原,以宗翰所言告。童贯惊曰:“金人初立国,遽敢作如许事!”扩曰:“北人深憾本朝结纳张,又为契丹亡国之臣所 ![]() ![]() 金人破蓟州。 朝廷以故事遣吏部员外郞傅察 ![]() 壬寅,金使王介儒、萨里穆尔至太原,出所赍书,说张渝盟等事,其语倨甚。童贯厚礼之,曰:“如此大事,何不素告我?”萨里穆尔曰:“军已兴,何用告为!国相军自河东路⼊,太子军自燕京路⼊,不戮一人,止传檄而定耳。”马扩曰:“兵凶器,天道厌之。贵朝灭契丹,亦藉本朝之力。今一旦渝盟,举兵相向,岂不顾南朝积累之国,若稍饰边备,安能遽敌耶!”萨里穆尔曰:“家国若以贵朝可惮,则不长驱矣。移牒且来,公必见之。莫若遣童大王速割河东、河北,以大河为界,存宋朝宗社,乃至诚报国也。” 贯闻之,忧懑不知所为,即与参谋宇文虚中等谋赴阙禀议,知太原府张孝纯止之曰:“金人渝盟,大王当会诸路将士,竭力支吾。今大王去,人心必摇,是弃河东与金也。河东既失,河北岂可保琊!愿少留,共图报国。兼太原地险城坚,人亦习战,未必金便能克也。”贯曰:“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必 ![]() 初,郭药师与詹度同职,自以节钺, ![]() ![]() ![]() ![]() ![]() 宗望至三河,靖遣药师及张令徽、刘舜仁帅师四万五千 ![]() ![]() 初,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內地,如义胜军等,皆山后汉儿也,实勇悍可用。其在河东者约十万馀人,官给钱米,虽诸司不许支用者亦听之。久之,仓廪不⾜,以饥而怒,官军又辄骂辱,其心益贰,俟衅且发。至是金人南侵朔、武之境,朔州守将孙翊者,勇而忠,出与之战,未决,汉儿开门献于金。至武州,汉儿亦为內应,遂失朔、武。长驱至代州,守将李嗣本率兵拒守,汉儿又擒嗣本以降,遂破代州。及至忻州,州守贺权开门张乐以迓之。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城。 己酉,知中山府詹度奏金人分道南下。是月,连三奏至京师,朝廷失⾊。 辛亥,金宗望引兵向阙,令所过州县毋得擅行诛戮。 乙卯,宗望攻保州、安肃军,不克。 丁巳,皇太子除开封牧,罢修蕃衍北宅,令诸王子分居十位。 戊午,金人围中山府,詹度御之。 是⽇,皇太子⼊朝,赐排方⽟带。排方⽟带非臣下所当服也,帝时已有內禅意矣。 己未,下诏罪己,其略曰:“言路壅蔽,导谀⽇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搢绅贤能,陷于 ![]() ![]() ![]() 遣通直郞李鄴使金,告以将內禅,且求和。 初,童贯既归自太原,金人又遣两使来,大臣不敢引见。帝遂创小使之礼,令大臣见之于尚书省厅事。才就位,遂大声曰“皇帝已命国相与太子郞君吊民伐罪,大军两路俱⼊。”⽩时中、李邦彦与蔡攸等,俱失⾊不敢答。徐问:“如何可告缓师者?”使人因大言曰:“不过割地称臣耳。”大臣又俱失⾊不敢答,遂议厚其礼而遣之。攸弟绦说攸曰:“此觇我耳。宜以行人失辞而斩其使而使彼罔测。不然,且囚之,不可使知吾情实。”攸不听。盖与执政议,恐 ![]() 鄴奉使,丐金三万两,而朝廷颇难之,遂出祖宗內帑金甕二,各五十两,命书艺局销镕为金字牌子以授鄴。 先是有旨幸淮、浙,诏集从臣赴都堂问计。给事中直学士院吴敏⼊对于⽟华阁下,曰:“愿请间。”帝顾群臣少却立。敏曰:“金人渝盟,陛下何以待之?”帝蹙然曰:“奈何?”时东幸计已定,诏除户部尚书李棁守建康。敏率给舍诣都堂曰:“朝廷便为弃京师,计何左也!此命果行,虽死不奉诏。”棁遂罢行。 及太子除开封牧,帝去意益急。敏于是奏曰:“闻陛下巡幸之计已决,有之乎?”帝未应。敏曰:“以臣计之,今京师闻金大⼊,人情震动,有 ![]() ![]() ![]() 敏遂以札子荐太常少卿李纲曰:“纲明隽刚正,忠义许国,自言有奇计长策,愿得召见。”盖纲尝在敏家,为敏言,上宜传位如天宝故事,与敏意合,故荐之。帝令纲来⽇候对于文字外库。先是纲上御戎五策,曰正己以收人心,听言以收士用,蓄财⾕以⾜军储,审号令以尊国势,施惠泽以弭民怨,因谓敏曰:“敌势猖獗,非传位太子,不⾜以招徠天下豪杰。”敏曰:“监国可乎?”纲曰:“肃宗建号之义,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主上聪明仁恕,公言万一得行,将见金人悔祸,宗社底宁,天下受其赐。”翼⽇,复刺臂⾎,上疏请之。 帝乃除敏门下侍郞,辅太子。谓蔡攸曰:“我平⽇ ![]() ![]() 以宇文虚中为保和殿大学士、河北东路宣谕使。 虚中初为童贯参议官,以庙谟失策,主帅非人,将有纳侮自焚之祸,上书极言,王黼大怒;又累建防边策议,皆不报。及金兵南下,虚中随贯还朝,劝帝下罪己之诏以感动人心。至是召熙河经略使姚古、秦凤经略使种师道,令以本路兵会郑、洛,外援河 ![]() 庚申,下诏內禅,皇太子即位于福宁殿。 辛酉始御崇政殿。太宰⽩时中率百官⼊贺。⽇有五⾊晕,挟⾚⻩珥,又有重⽇相 ![]() 是⽇,金人攻庆源府。 壬戌,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百官进官一等,赏诸军有差。翰林学士王孝迪实草赦文,而不著上自东宮传位之意,四方多以为疑,士论非之。 立妃硃氏为皇后。 以耿南仲佥书枢密院事。南仲,帝东宮旧僚也。 癸亥,诏遣何灌将兵二万,同梁方平守浚州河桥,以金兵渐 ![]() 甲子,太生学陈东等伏阙上书,乞诛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硃勔六贼,大略言:“今⽇之事,蔡京坏 ![]() ![]() 是月,金宗望破信德府,宗翰围太原府。诏京东、淮西募兵⼊卫。 燕山都监武汉英从宗望南伐,见金得国中人,皆不杀。行将至真定,汉英说之曰:“某犹不知大国用兵之意,况国中之人乎!是宜其不降。今睹所擒获皆不杀,人安得户晓!谓如某等使得谕之,则河北坚城,可不战而下也。”宗望喜,乃多出文榜,命汉英出塞,俾 ![]() ![]() ![]() 丙寅,上道君皇帝尊号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居龙德宮,皇后曰道君太上皇后,居撷景西园。上皇将出居龙德,宰执率百官起居,皆恸哭,上皇亦出涕。因谕群臣曰:“內侍皆来言此举错,浮议可畏。”吴敏曰:“言错者谁,愿斩一人以厉其馀。”上皇曰:“众杂至,不可记也。”又曰:“皇帝之上,岂容更有它称,乃有 ![]() 诏改明年元曰靖康。 太常少卿李纲上封事,言:“陛下履位之初,当上应天心,下顺人 ![]() 纲初得觐,帝 ![]() ![]() ![]() ![]() ![]() ![]() ![]() ![]() ![]()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