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286 |
上一章 宋纪九十三 下一章 ( → ) | |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重和元年(辽天庆八年,金天辅二年) 舂,正月,甲申朔,御大庆殿,受定命宝,百僚称贺。 金杨朴言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金主遂遣使如辽。丁亥,辽遣耶律努克等如金议和,以萧奉先等言许之可以弭兵故也。 己丑,大赦。应元符末上书琊中等人,亦得准依无过人例。 庚戌,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黼为尚书左丞。黼,祥符人,美风姿,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佞。初因何执中荐,擢校书郞,迁左司谏。张商英在相位,浸失帝意,帝遣使以⽟环赐蔡京于杭;黼觇知之,因数条奏京所行政事,并击商英。及京复相,德其助己,岁中三迁,为御史中丞。黼 ![]() ![]() 辽保安军节度使张崇以双州二百户降金。时东路诸州盗贼蜂起,至掠民自随以充食。 二月,戊辰,增诸路酒价。 庚午,遣武义大夫马政同⾼药师等使女直,讲买马旧好。 初,药师等兵船至海北,见女直逻者,不敢前,复回青州,称已⼊苏州界,女直不纳,几为逻者所杀。青州安抚使崔直躬具奏其事,帝怒,诏元募借补人并将校一行并编配远恶,仍委童贯措置通好女直事,监司、帅臣不许⼲预。贯更令王师中别选能吏以往。政,洮州人也,责官青州,寓家牟平。师中言政可使,遂用之。 辛未,金贝勒忠、洛索自军中⼊朝,金主以辽主近在中京而敢辄来,皆杖之。 甲戌,升六安县为六安军。 丁丑,诏:“监司辄以噤钱买物为苞苴馈献者,论以大不恭。” 辽使耶律努克还自金,金主复书曰:“能以兄事朕,岁贡方物,归我上、中京、兴中府三路州县,以亲王、公主、驸马、大臣大孙为质,还我行人及元给信符,并宋、夏、⾼丽往复书、诏、表、牒,则可以如约。” 金和勒博等言咸州都统乌楞古,知辽主在中京而不进取,刍粮丰⾜而不以实闻,攻显州时所获生口财畜多自取。三月,癸未朔,乌椤古降为穆昆。 丙戌,诏:“监司、郡守,自今须満三岁乃得代,仍毋得通理。” 癸巳,令嘉王楷赴廷对。楷,帝第二子也。 丁酉,知建昌陈并等改建神霄宮不虔及科决道士,诏并勒停。 庚子,金洛索言⻩龙府地僻且远,宜重戍守,金主命合诸穆昆,以洛索为万户,镇之。 戊申,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七百八十三人。有司以嘉王楷第一,帝不 ![]() 辽复使耶律努克如金,申前议也。 夏,四月,癸丑朔,筑靖夏城、制戎城。 乙卯,御笔以淮南转运使张 ![]() 是时承平⽇久,锡予无艺,营缮并兴,殆无虚⽇,以故国用益窘,帝多命臣僚条具财计。于是中外所陈非一, ![]() ![]() ![]() ![]() ![]() ![]() 辛酉,辽以西南面招讨使萧德勒岱为北院枢密使,宠任弥笃。时诸路大 ![]() 癸亥,减捶刑。 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祀明堂,如孟月朝献礼。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生辰为真元节。” 辛巳,道录院上看详释经六千馀卷,內诋谤道、儒二教恶谈毁词,分为九卷,乞取索焚弃,仍存此本,永作证验;又,林灵素上《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乞颁降施行。并从之。 五月,壬午朔,⽇有食之。 乙酉,诏:“诸路选漕臣一员,提举本路神霄宮。” 丁亥,以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张虚⽩为通元冲妙先生。 虚⽩,南 ![]() 壬辰,颁御制《圣济经》,以青华帝君八月生辰为元成节。 戊戌,辽复遣耶律努克使金,要以酌中之议。金主遣呼图克昆与努克持书报,如前约。 庚子,手敕两浙漕司,以权添酒钱尽给御前工作。 辽主如纳葛泺。 土贼安生儿、张⾼儿,聚众二十万,耶律玛格等斩生儿于龙化州;⾼儿亡⼊懿州,与霍石相合。 六月,乙卯,以贤妃刘氏为淑妃。 壬申,门下侍郞薛昂奏:“承诏编集王安石遗文,乞差验阅文字官三员。”从之。 霍石陷辽之海北州,趋义州,军帅和勒博击败之。 甲戌,辽通、祺、双、辽四都之民八百馀户降于金,金主命分置诸部,择膏腴之地处之。 秋,七月,壬午,以西师有功,加蔡京恩,官其一子,郑居中为少傅,余深为少保,邓洵武为特进,进执政官一等。 癸未,诏蔡京、郑居中、余深、童贯并兼充神霄⽟清万寿宮使,邓洵武、薛昂、⽩时中、王黼、蔡攸并兼充副使。 己酉,遣廉访使者六人赈济东南诸路⽔灾。 辽耶律努格等赍宋、夏、⾼丽书、诏、表、牒至金,金乃遣呼图克昆如辽“免取质子及上京、兴中府所属州郡,裁减岁币之数,如能以兄事朕,册用汉仪,可以如约。”辽于是遣努克及托实如金议册礼。金留托实,遣怒克还,谓之曰:“言如不从,勿复遣使。” 是月,辽主猎于秋山。 八月,甲寅,以童贯为太保。 戊午,知衮州王纯奏乞令学者治御注《道德经》,间于其中出论题,从之。 庚午,诏:“自今学道之士,许⼊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帝內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外,兼通儒书,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其在学中选人,增置士名,分⼊官品。元士、⾼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每岁试经拨放。州县学道之士,初⼊学为道徒,试中升贡,同称贡士。到京,⼊辟雍,试中上舍,并依贡士法。三岁大比,许襕郭就殿试,当别降策问,庶得有道之士以称招延。” 辛未,资政殿大学士、知陈州邓洵仁,奏乞选择《道蔵经》数十部,先次镂板,颁之州郡,道录院看祥,取旨施行,又乞噤士庶妇女辄⼊僧寺,诏令吏部申明行下。 壬申,诏:“执政非⼊谢及丐去,毋得独留奏事。” 乙亥,升衮州为袭庆府。 是月,掖廷大火,自甲夜达晓;大雨如倾,火益炽。凡爇屋五千馀间,后苑广圣宮及宮人所居几尽,焚死者甚众。 九月,辛巳,大飨明堂。 壬午,诏罢拘⽩地、噤榷货、增方田、添税酒价、取醋息、河北加折耗米、东南⽔灾強籴等事。 丙戌,诏:“太学、辟雍各置《內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 戊子,金主诏曰:“国书诏令,宜选善属文者为之,其令所在访求博学雄才之士,敦遣赴阙。” 己丑,以岁当戌月当壬为元命,降德音于天下。 庚寅,门下侍郞薛昂罢为佑神观使,以⽩时中为门下侍郞,王黼为中书侍郞,翰林学士承旨冯熙载为尚书左丞,刑部尚书范致虚为尚书右丞。 颁《御注道德经》,刻石神霄宮。 壬辰,噤州郡遏籴及边将杀降以幸功赏者。 癸巳,噤群臣朋 ![]() 丁酉,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赐名《道史》。 辛丑,郑居中罢,乞持馀服,诏从之。 壬寅,诏:“视中大夫林灵素,视中奉大夫张虚⽩,并特授本品真官。” 先是帝用方士言,铸神霄九鼎,名曰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壶祀天贮醇酒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 ![]() ![]() 霍石降于金。闰月,庚戌朔,金以石为千户。既而萧宝、张应古、李孝功皆率众降,并以所部为千户。 己未,以刘栋为守静先生、视中大夫,栋辞不受。 庚申,诏江、淮、荆、浙、闽、广监司,督责州县还集流民。 乙亥,给事中赵野奏乞诸州添置道学博士,择本州官兼充,从之。 丙子,诏:“周柴氏后已封崇义公,复立恭帝后为宣义郞,监周陵庙,世世为国三恪。” 冬,十月,己卯朔,太⽩昼见。 壬辰,知陈州邓洵仁奏:“本州学內舍生宋瑀,系故翰林学士宋祁之孙,行艺清修,愿换道学內舍生。旧有撰到《道论》十篇及近撰《神霄⽟清万寿宮雅》,谨具缴奏呈。”御笔:“宋瑀特与志士,仍许赴将来殿试。” 己亥,升端州为肇庆府,仍改兴庆军额曰肇庆。 癸卯,帝如上清宝箓宮,传度⽟清神霄秘箓,会者八百人。时道士有俸,每一斋施,动获数十万;每一观,给田亦不下数百千顷。贫下之人,多买青布幅巾以赴,⽇得一饭餐及衬施钱三百。 甲辰,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有诸殿侍晨、校籍、授经,以拟特制、修撰、直阁之名。 戊申,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蔡绦以罪勒停。 十一月,己酉朔,诏改明年元曰宣和,大赦天下。 辛亥,⽇中有黑子如李大。 丙辰,以婉容王氏为贤妃。 丁卯,茂德帝姬下嫁蔡鞗,⽗京请免见舅姑行盥馈之礼,诏不允。 己巳,升梓州为潼川府。 丙子,提举成都府路学事翟栖筠奏:“字形书画,咸有不易之体,学者略而不讲,从俗就简,转易偏旁,渐失本真。如期、朔之类从月,股、肱之类从月,胜、服之类从舟,丹、青之类从丹,靡有不辨,而今书者乃一之。故幼学之士,终年诵书,徒识字之近似而不知字之正形。愿诏儒臣重加修定,去其讹谬,一以王安石《字说》为正,分次部类,号为《新定五经字样》,颁之庠序。”诏太学官集众修定。 辽副元帅萧托卜嘉卒。 十二月,戊寅朔,复京西钱监。 己卯,诏:“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有改⾰,皆无稽据,宜复旧名。”狂人,指王仔昔也。 马政等还自金,与其使者俱来,是⽇至登州,登州遣赴阙。 政与平海指挥使呼庆随⾼药师、曹孝才以闰月六⽇下海,才达北岸,为逻者所执,并其物夺之, ![]() 甲申,辽议定册礼,遣耶律努克使金。时山前诸路大饥,乾、显、宜、锦、兴中等路斗粟直数缣,民削榆⽪食之,既而人相食。宁昌军节度使刘宏以懿州户三千降于金,金以为千户。 己丑,置裕民局。 是岁,江、淮、荆、浙、梓州⽔。 辽放进士王翚等百三人。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宣和元年(辽天庆九年,金天辅三年。己亥,一一一九年) 舂,正月,戊申朔,⽇下有五⾊云。 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馀为仙人、大士之号。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宮,院为观,即住持之人为知宮观事。所有僧录司可改作德士司,左右街道录院可改作道德院。德士司隶属道德院,蔡攸通行提举。天下州府僧正司可并为德士司。”寻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时林灵素 ![]() 丁巳,金使李善庆等⼊国门,馆于宝相院,诏蔡京、童贯及邓文诰见之议事。补善庆修武郞,散都从义郞, ![]() 初,议报女真仪,赵良嗣 ![]() 戊午,以余深为太宰兼门下侍郞,王黼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郞。黼赐第城西⽇,导以教坊乐,供帐什器,悉取于官,宠倾一时。 是时朝廷已纳赵良嗣之计,将会金以图燕。会谍云辽主有亡国之相,黼闻画学正陈尧臣善丹青,精人伦,因荐尧臣使辽。尧臣即挟画生学二人与俱,绘辽主像以归,言于帝曰:“辽主望之不似人君,臣谨画其容以进,若以相法言之,亡在旦夕,幸速进兵,兼弱攻昧,此其时也。”并图其山川险易以上。帝大喜,取燕、云之计遂定。 乙丑,改湟州为乐州。 乙亥,帝耕籍田。 罢裕民局。 封占城杨卜⿇叠为占城国王。占城在国中西南,所统大小聚落一百五,略如州县。自上古未常通国中,周显德中始⼊贡,自是朝贡不绝。然北与 ![]() ![]() 金使乌凌阿赞谟如辽, ![]() 二月,庚辰,改宣和殿为保和殿。 戊戌,以邓洵武为少保。 辽主如鸳鸯泺。章萨巴 ![]() ![]() 三月,丁未朔,辽遣太傅萧实埒讷等册金主为东怀国皇帝。 庚戌,蔡京等进安州所得商六鼎。 己未,以冯熙载为中书侍郞,范致虚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张邦昌为尚书右丞。邦昌,东光人也。 诏:“天下知宮观道士,与监司、郡、县官以客礼相见。” 童贯令熙河经略使刘法取朔方,法不 ![]() 察克见法首,恻然语其下曰:“刘将军前败我古骨龙、仁多泉,吾尝避其锋,谓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其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遂乘胜围震武。震武在山峡中,熙、秦两路不能饷,自筑后三岁间,知军李明、孟清,皆为夏人所杀。至是城又将陷,察克曰:“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塊。”乃自引去。宣抚使司以捷闻,受赏数百人。 甲子,知登州宗泽,坐建神霄宮不虔,除名,编管。 辛未,赐上舍生五十四人及第。 甲戌,皇后亲蚕。 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庚寅,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人,平其三城。辛丑,进辅臣官一等。 五月,丙午朔,京师茶肆佣,晨兴见大⽝蹲榻榜,近视之,乃龙也,军器作坊兵士取食之。逾五⽇,大雨如注,历七⽇而止,京城外⽔⾼十馀丈。帝惧甚,命户部侍郞唐恪决⽔,下流⼊五丈河。起居郞李纲言:“ ![]() 丁未,诏:“德士许⼊道学,依道士法。” 丙辰,败夏人于震武。 壬戌,金主谕咸州路都统司曰:“军兴以前,哈斯罕诸部民有犯罪流窜边境,或亡⼊于辽者,本皆吾民,远在异境,朕甚悯之。今既议和,当行理索,可明谕诸路千户穆昆,遍与询访其官称、名氏、地里,具录以上。” 壬申,班御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冠服图》。 是月,西北有⾚气亘天。 辽准布部人叛,执招讨使耶律鄂尔多,都监萧⾊埒德死之。 六月,戊寅,呼庆等至金主军前,金主及宗翰等责以中辍,且言登州不当行牒。呼庆对:“本朝知贵朝与契丹通好,又以使人至登州,缘疾告终,因遣庆与贵朝使臣同行, ![]() 壬午,诏:“西边武臣为经略使者,改用文臣。” 甲申,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仍用册命,配享混元皇帝。 童贯因关右既困,讽夏人因辽进誓表纳款。己亥,诏六路罢兵。及夏遣使来贺天宁节,授以誓诏,夏使辞不敢,贯不能屈,但遣馆伴強之使持还。及境,弃之道中而去,贾琬得而上之,贯始大沮。寻加贯太傅,封泾国公。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贯为“媪相” 秋,七月,丙辰,诏以蔡绦向缘狂率,废黜几年,念其⽗京元老,勋在王室,未忍终弃,可特叙旧官,外与宮观,任便居住。既而京言叙不以法,乞赐寝罢,诏候过大礼取旨。 辽主猎于南山,金复遣乌凌阿赞谟如辽,责册文无兄事之语,不言大金而云东怀,乃小邦怀其德之义。又册文有“渠材”二字,语涉轻侮;若:“遥芬”、“多戬”等语,皆非善意,殊乖体式。如依前书所定,然后可从。 辽杨询卿、罗子韦率众降金,金主命各以所部为穆昆。 八月,戊寅,诏:“诸路未方田处,并令方量,均定租课。” 丙戌,御制御笔《神霄⽟清万寿宮记》,令京师神霄宮刻记于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 己丑,金颁女直字于国中。 女直初无文字,及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于是宗雄、希尹等学之。宗雄因病,两月并通大小字,遂与宗⼲等立法定制,凡与辽、宋往来书问,皆宗雄、希尹主之。金主因命希尹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直字行之。 丁酉,尚书左丞范致虚以⺟忧去位。时朝廷 ![]() 辽以皇子赵王实讷埒为西京留守。 辽主诸子,惟晋王额噜温最贤,乐道人善而矜人不能。时宮中恶读书,见之辄斥。额噜温尝⼊寝殿,见近侍阅书,因取观之,会诸王至,因袖而归之,曰:“勿令它人见之也。”一时号称长者。 九月,乙卯,曲宴蔡京于保和新殿。殿西南庑有⽟真轩者,刘妃妆阁也。 癸亥,幸道德院观金芝;由景龙江至蔡京第鸣鸾堂,赐京酒。京诉开封尹聂山离间事,山即坐黜。因作《鸣鸾记》以进。时京子攸、儵、翛及攸子行,皆为大学士,鞗尚帝姬;家人厮养,亦居大官,媵妾封夫人。京每侍上,恒以君臣相悦为言。帝时乘轻车小辇,频幸其第,命坐,赐酒,略用家人礼。 丙寅,蔡京奏:“臣伏蒙圣慈,以臣夏秋疾病,特命于龙德太一宮设普天大醮,又亲制青词以见诚意。至⽇临幸醮筵,别制密词,亲手焚奏。仰惟异礼,今昔所无,殒首杀⾝,难以仰报。” 方京病笃,人谓其必死,独晁冲之谓陆宰曰:“未死也。彼败坏家国至此,若使宴然死牖下,备极哀荣,岂复有天道哉!”已而果愈。 丁卯,以蔡攸为开府仪同三司。 攸有宠于帝,进见无时,与王黼得预宮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中,多道市井 ![]() ![]() 金主以辽册礼使失期,诏诸路军过江屯驻。辽乃令实埒讷等先持册稿如金,而后遣使送乌凌阿赞谟持书以还。 辽耶律程古努等二十馀人谋反,伏诛。 十一月,乙卯,祀圜丘,赦天下。 甲子,诏:“东南诸路⽔灾,令监司、郡守悉心赈救。” 戊辰,以张邦昌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王安中为尚书右丞。安中附童贯、王黼为中丞,因论蔡京罪,为帝所知,遂居府政。 淮甸旱饥,民业失,遣监察御史察访。 太生学邓肃,以硃勔花石纲害民,进诗讽谏,诏放归田里。 壬申,放林灵素归温州。 释氏既废,灵素益尊重,官冲和殿侍晨,出⼊呵引,至与诸王争道,都人称曰:“道家两府”灵素与道士王允诚共为怪神,后忌其相轧,毒之死。都城暴⽔,遣灵素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帝知众所怨,始不乐。灵素恣横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敛避。太子⼊诉,帝怒,以为太虚大夫,斥还故里,命江端本通判温州,几察之。端本廉得居处过制罪,诏徙置楚州,而已死,遗奏至,犹以侍从礼葬焉。 十二月,甲戌,诏:“京东路盗贼窃发,令东西路提刑督捕之。” 辛卯,大雨雹。 自政和以来,帝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內臣导从。置行幸局,局中称出⽇为有排当;次⽇未还,则传旨称疮痍,不坐朝。始,民间犹未知,及蔡京谢表有“轻车小辇,七赐临幸”之语,自是邸报传之四方,而臣僚阿顺莫敢言。 秘书省正字曹辅上疏谏曰:“陛下厌居法宮,时乘小辇出廛陌郊坰,极游乐而后返,臣不意陛下当宗社托付之重,玩安忽危,一至于此!夫君之与民,本以人合,合则为腹心,离则为楚、越,畔服之际,在于斯须,甚可畏也!万一当乘舆不戒之初,一夫不逞,包蔵祸心,虽神灵垂护,然亦损威伤重矣。又况有臣子不忍言者,可不戒哉!”帝得疏,出示宰臣,令赴都堂审问。余深曰:“辅小官,何敢论大事!”辅曰:“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王黼 ![]() ![]() 初,辅将有言,知必获罪,召子绅来,付以家事,乃闭户草疏。及贬,怡然就道。 将乐杨时,初登进士第,闻程颢兄弟讲学,以师礼见颢于颍昌。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颢卒,又师事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海內称⻳山先生。 蔡京客张{角}言于京曰:“今天下多故,至此必败,宜急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京问其人,{角}以时对,京因荐之。会路允迪自⾼丽还,言⾼丽国王问⻳山先生安在,乃召为秘书郞。 呼庆留金凡六月,数见金主,执其前说,再三辨论。金主与宗翰等议,乃遣庆归。临行,语曰:“跨海求好,非吾家本心。吾已获辽人数路,其它州郡,可以俯拾,所以遣使人报聘者, ![]() ![]() ![]() ![]() 是月,京西饥,淮东大旱,遣官赈济。 岚州⻩河清。 升赵州为庆源府,均州为武当军节度。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宣和二年(辽天庆十年,金天辅四年。庚子,一一二零年) 舂,正月,癸亥,追封蔡确为汝南郡王。 甲子,罢道学,以儒道合而为一,不必别置道学也。 二月,乙亥,遣中奉大夫、右文殿修撰赵良嗣、忠训郞王瓖使金。 先是呼庆以正月至自登州,具道金主所言,并其国书达于朝。王师中亦遣子瓖同庆诣童贯⽩其事。贯时受密旨图辽, ![]() 唐恪罢。 戊子,令所在赡给淮南流民,谕还之。 甲午,诏别修《哲宗正史》。 金主使乌凌阿赞谟持书及册文副本至辽,且责其乞兵于⾼丽。 辽以金人所定“大圣”二字,与先世称号同,遣实埒讷往议。金主怒,谓群臣曰:“辽人屡败,遣使求成,惟饰虚辞以为缓兵之计,当议进兵。”乃令咸州路统军司治军旅,修器械,具数以闻,将以四月进师。令⾊克留兵一千镇守,栋摩以馀兵来会于浑河。和议遂绝。 三月,壬寅,赐上舍生二十一人及第。 乙卯,改熙河兰湟路为熙河兰廓路。 辽复遣实埒讷以国书如金。 夏,四月,丙子,诏:“江西、广东两界,群盗啸聚,添置武臣提刑、路分都监各一员。” 乙未,金主自将伐辽,分三路出师,趋上京。 辽主猎于呼图里巴山。闻金师再举,耶律拜萨巴选精兵三千以济辽师。 五月,庚子朔,以淑妃刘氏为贵妃。 己酉,⽇中有黑子如枣大。 赵良嗣等以四月甲申至苏州,守臣⾼国宝 ![]() 丁巳,祭地于方泽,降德音于诸路。 布⾐硃梦说上书论宦寺权太重,编管池州。 壬戌,金兵次沃黑河,宗⼲率群臣谏曰:“地远时暑,军马罢乏,若深⼊敌境,粮馈乏绝,恐有后艰。”金主乃班师,命分兵攻庆州。辽耶律伊都袭栋摩于辽河,金兵战却之。 辽上京已破,枢密使恐忤旨,不以时奏。辽故事,军政皆关决于北枢密院,然后奏知。至是同平章事左企弓为辽主言之,辽主曰:“兵事无乃非卿责琊?”企弓曰:“国势如此,岂敢循例为自全计!”因陈守备之策。拜中书侍郞、平章事。 戊辰,诏:“宗室有文行才术者,令大宗正司以闻。” 六月,癸酉,诏开封府赈济饥民。 丁丑,太⽩昼见。 太师、鲁国公、神霄⽟清万寿宮使蔡京,屡上章乞致仕,戊寅,诏依所请,守本官,在京赐第居住,仍朝朔望。 京专政⽇久,公论不与,帝亦厌薄之。子攸,权势既与⽗相轧,浮薄者复间焉,由是⽗子各立门户,遂为仇敌。攸别居赐第,一⽇,诣京,甫人,遽起,握⽗手为诊视状,曰:“大人脉势舒缓,体中得毋有不适乎?”京曰:“无之。”京语其客曰:“此儿 ![]() 辛巳,诏:“自今动改元丰法制,论以大不恭。” 中牟县民诉方田不均,乙酉,诏罢诸路方田。 辽以北府宰相萧伊苏为上京留守。 金人之攻陷上京也,辽太祖天膳堂在祖州,太宗崇元殿在怀州,以及庆州之望仙、望圣、神仪三殿,烧焚殆尽。所司以闻,萧奉先抑而不奏,后辽主知而问之,奉先曰:“初虽犯侵元宮,劫掠诸物,尚惧列圣威灵,不敢毁坏灵寝,已指挥有司修葺防护。”奉先 ![]() 丙戌,诏:“三省、枢密院额外吏职,并从裁汰。及有妄言惑众,稽违诏令者,重论之。” 诏:“诸司总辖、提点之类,非元丰法,并罢。” 丁亥,复寺院额,寻又复德士为僧。 甲午,罢礼制局并修书五十八所。 秋,七月,壬子,罢文臣起复。 己未,罢医、算学。 八月,庚辰,诏减定医官额。 乙未,诏:“监司所举守令非其人,或废法不举,令廉访使者劾之。” 是月,赵良嗣于上京出御笔与金主议约,以燕京一带本汉旧地,约夹攻契丹,取之。金主命译者曰:“契丹无道,其土疆皆我有,尚何言!顾南朝方通 ![]() ![]() 九月,壬寅,金萨喇、哈噜等至,诏卫尉少卿董耘馆之,止作新罗人使引见。后三⽇,对于崇政殿,帝临轩,萨喇、哈噜等捧书以进,礼毕而退。 诏:“罢政和二年给地牧马条法,收见马以给军,应牧田及置监处并如旧制。” 丙辰,诏登州钤辖马政借武显大夫,使聘于金。是⽇,萨喇、哈噜等⼊辞于崇政殿,赐宴显静寺,命赵良嗣押宴,王瓖伴送,政持国书及事目随哈噜等行。书曰:“大守皇帝致书于大金皇帝:远承信介,持示函书,具聆启处之详,殊副瞻怀之素。契丹逆天贼义,⼲纪 ![]() ![]() ![]() 初,朝议止 ![]() 是秋,辽主猎于沙岭。 萧伊苏守上京,为政宽猛得宜,乘金兵残破之后,民多穷困,辄加振恤,众咸爱之。 冬,十月,戊辰朔,⽇有食之。 己巳,尚书省言:“州县武学已罢,內外愿⼊京武学人,乞依元丰法试补⼊学举试;其考选升补推恩,并依大观武学法。”从之。 以內侍梁师成为太尉。师成黠慧习文法,初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出外传上旨。政和中,渐得幸,因窜名进士籍中,累迁河东节度使,至是遂有此命。 时中外泰宁,帝留意礼文符瑞之事,师成逢 ![]() 睦州青溪民方腊,世居县之堨村,托左道以惑众。县境梓桐、帮源诸洞,皆在山⾕幽险处,民物繁夥,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腊有漆园,造作局屡酷取之,腊怨而未敢发。时吴中困于硃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 ![]() ![]() 马政等达金拉林河,留帐前月馀,议论不决。金主初不认事目內已许西京之语,且言平、滦、营三州不系燕京所管,政等不能对,唯唯而已。金主又与其群臣谋,谓:“北朝所以雄盛者,缘得燕地汉人。今一旦割还南朝,不惟国势微削,兼退守五关之北,无以临制南方,坐承其弊。若我将来灭契丹,尽在其地,与宋为邻,时或以兵庒境,更南展提封,有何不可!”群臣皆以为然。唯宗翰云:“南朝四面被边,若无兵力,安能立国!未可轻之。”金主遂将马扩远行 ![]() ![]() 十一月,戊戌朔,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以其月为正月。置官吏、将帅,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弓矢、介胄,唯以鬼神诡秘事相扇訹。焚室庐,掠金帛、子女, ![]() 己亥,少傅、太宰兼门下侍郞余深罢。时福建以取花果扰民,深为言之,帝不悦,出知福州。 庚戌,以王黼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郞。 初,蔡京致仕,黼 ![]() 己未,两浙都监蔡遵、颜坦击方腊于息坑,死之。 十二月,戊辰,方腊陷睦州,杀官兵千人,于是寿昌、分⽔、桐庐、遂安等县皆为贼据。 甲申,方腊陷休宁县,知县事麹嗣复为贼所执。胁之使降,嗣复骂贼不绝口,曰:“何不速杀我!”贼曰:“我休宁人也,公邑宰,有善政,前后官无及公者,我忍杀公乎!”委之而去。朝廷因命嗣复知睦州,进官二等。寻为贼所伤,自力渡江,将乞兵于宣抚司,未及行而卒。 丙戌,方腊陷歙州,东南将郭师中战死,士曹掾栗先守狱,诟贼遇害。于是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官吏皆逃去。寻又陷富 ![]() ![]() ![]() ![]() 警奏至京师,时方聚兵以图北伐,王黼匿不以闻,于是附者益众,东南大震。淮南发运使陈遘上言:“贼众強,官军弱,乞调京畿兵及鼎、澧 ![]() 己丑,以少傅郑居中权领枢密院。 庚寅,诏访两浙民疾苦。 是月,方腊陷杭州,知州赵震遁;廉访使者赵约诟贼,死之。 是冬,辽主至西京。郡县多陷没,而辽主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文妃萧氏作歌以讽谏,辽主见而衔之。 真腊遣人来朝,诏封其主为真腊国王。 是岁,夏改元元德。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