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6135 |
上一章 宋纪八十一 下一章 ( → ) | |
起著雍执徐七月,尽上章郭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三年(辽大安四年) 秋,七月,戊申,荆王頵卒,谥端献。 辽曲赦奉圣州役徒。 癸丑,太皇太后诏有司褒崇皇太妃,讨论典故以闻。 丙辰,辽遣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王。 庚申,辽主如秋山。 壬戌,诏:“应大臣奏举馆职,并依条召试除授。其朝廷特除,不用此令。” 先是刘安世言:“祖宗定天下,首开儒馆以育人材。近岁以来,浸轻其选,或缘世赏,或以军功,或酬聚敛之能,或徇权贵之荐,未尝校试,遂贴职名。”帝以为然,故有是诏。安世又奏:“陛下过听臣言,追复旧制,而继云朝廷特除者不在此限,则是名为更张,弊原尚在。乞自转运使以上资序特除者,得不用此制。庶几塞侥倖之门,重馆职之选。”不听。 戊辰夜,东北方明如昼,俄存⾚气,中有⽩气经天。 己巳,辽噤民出境。 癸酉,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 八月,己卯,进封扬王颢为徐王。 庚辰,辽有司奏宛平、永清蝗为飞鸟所食。 辛巳,复置荆门军。 丙戌,罢吏试断刑法。 庚寅,辽主谒庆陵。 丁酉,渠 ![]() 辛丑,刘安世言:“臣伏见祖宗以来,执政大臣亲戚弟子,未尝敢授內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以来,尽废列圣之制,专用亲 ![]() 中书舍人曾肇言:“近⽇以来,颇有⼲求內降,特与差遣者,窃恐侥倖之人,转相扳援。谨并录上仁宗朝缘內降戒饬诏书事迹凡八条,别为一通,伏乞置之坐右,少助省览。” 九月,庚申,噤宗室联姻內臣家。 乙丑,诏观察使以上给永业田。 丁卯,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谢悰,己巳,赐进士出⾝,除初等职官。刘安世言:“近见悰申尚书省辞免新命状,乃云‘所有敕命,未敢抵授’;以‘祗’为‘抵’,以‘受’为‘授’。昔唐省中有‘伏猎侍郞’,为严 ![]() 冬,十月,丁丑,辽主猎于辽⽔之滨。己卯,驻藕丝淀。癸未,免百姓所贷官粟。 丙戌,罢新创诸堡砦。 赵瞻乞废渠 ![]() 己丑,辽知北院枢密使耶律阿苏封漆⽔郡王。癸巳,以伊实大王耶律迪里知西北路招讨使事,以权知西北路招讨事萧休格知伊实大王事。 戊戌,复南北宣徽院。 御史翟思等言:“清心莫如省事,省事莫如省官。今天下之事,其繁简多寡,无以异于官制以前,然昔以一官治之者,今析之为四五,昔以一吏主之者,今增而为六七。愿朝廷参考古制,以救今弊。” 壬寅,辽命诸部长官亲鞫狱讼。 十一月,甲辰,遣吏部侍郞范百禄、给事中赵君锡相度回河利害,画图闻奏。 庚申,辽兴中府民张化法,以⽗兄犯盗当死,请以⾝代,辽主皆免之。 丁卯,诏岁以十月给巡城兵⾐裘。 甲寅,刘安世言:“屡见近臣连名荐士,多为捷径。容使躁求,人怀觊觎,何所不至!”诏:“自今臣僚特有荐举,毋得列衔闻奏。” 十二月,癸未,辽以耶律慎思为中京留守。 刘安世言:“郓州学教授周穜上书,乞以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穜以疏远微 ![]() 壬寅,⽩虹贯⽇。 户部侍郞苏辙上疏言:“回河大议虽寝,然闻议者固执来岁开河分⽔之策。今小吴决口,⼊地已深,而孙村所开,丈尺有限,不独不能回河,亦必不能分⽔。况⻩河之 ![]() 闰月,癸卯朔,颁《元祐敕令格式》。 是⽇,辽预行正旦礼。 甲辰,银青光禄大夫致仕蜀郡公范镇定铸律度量、钟磬等,并书及图法上进,较景祐中李照乐又下一律有奇。帝及太皇太后御延和殿,诏辅臣同阅视,赐诏嘉奖,下之太常,令三省侍从台阁之臣皆往观焉。镇时已属疾,乐奏,三⽇而卒,谥忠文。 镇清⽩坦夷,表里洞达,遇人以诚,口不言人过。及临大节,决大议,⾊和而语庄,虽在万乘前无所屈。平生与司马光相得甚 ![]() 户部尚书韩忠彦、侍郞苏辙、韩宗道言:“本部近编成《元祐会计录》,大抵一岁天下所收钱、⾕、金银、币帛等物,未⾜以支一岁之出。臣等愿明敕本部,随事看详,量加裁损,二圣以⾝率之,大臣以⾝先之,则谁不信服!”奏⼊,诏:“户部取索应⼲财用,除诸班诸军料钱、⾐粮、赏给特支依旧外,其馀浮费,并行裁省,节次以闻。” 御史中丞李常言:“先帝以吏人无禄,不⾜以责其廉,遂重其罚而禄之。向已命官核实汰冗,请督责成书。”诏门下、中书后省疾速立法。 丙午,辽主如混同江。 戊申,减宰执赐予。 甲寅,太皇太后诏曰:“官冗之患,所从来尚矣;流弊之极,实萃于今,以阙计员,至相倍蓰。上有久闲失职之吏,则下有受害无告之民,故命大臣考求其本,苟非裁损⼊流之数,无以澄清取士之原。吾今自以眇⾝率先天下,永惟临御之始,尝敕有司,廕补私亲,旧无定限,自惟薄德,敢配前人!已诏家庭之恩,止从⺟后之比,今当又损,以示必行。夫以先帝顾托之深,天下责望之重,苟有利于社稷,吾无爱于肤。矧此推恩,实同豪末,忠义之士,当识此情,各忘內顾之诚,共成节约之制。今后每遇圣节、大礼、生辰,合得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皇太后、皇太妃准此。” 庚申,置六曹尚书权官。 丙寅,诏吏部详定六曹、寺监重复利害以闻。 范百禄、赵君锡既受诏,行视东西二河,度地形,究利害,见东流⾼仰,北流顺下,知河必不可回,即条画以闻。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四年(辽大安五年) 舂,正月,癸未,范百禄等使还,⼊对,复言:“修减⽔河,有害无利,愿罢其役,那移工料,缮筑西堤,以护南决口。”顷之,乃诏罢回河及修减⽔河。 辽主如鱼儿泺。 甲申,以夏人通好,诏边将毋生事。 左司谏韩川罢为集贤校理,权发遣颍州,以数言胡宗愈不听故也。 甲午,⾼丽贡于辽。 是月,知邓州蔡确复观文殿学士。 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军国事、申国公吕公著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见辅臣曰:“邦国不幸,司马相公既亡,吕司空复逝。”痛悯久之。帝亦悲感,即诣其家临奠,赠太师,谥正献。 公著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 ![]() ![]() 庚戌,⽩虹贯⽇。 乙卯,夏国主遣使来谢封册。 壬戌,御迩英阁,诏讲读官讲《尚书》,读《宝训》。司马康讲《洪范》至“乂用三德”帝问曰:“止此三德,为更有德?”康对曰:“皋陶所陈有九德,如‘柔而立,刚而塞,強而义’等语是也。”先是帝恭默未言,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德音, ![]() ![]() 三月,癸酉,辽主命析津、大定二府精选举人以闻。辽自清宁后,五京、诸州各建孔子庙,颁《五经》传疏,至是复下诏谕学者当穷经明道。 甲戌,苏颂等奏撰进《汉唐故事分门增修》,诏以《迩英要览》为名。 己卯,作浑天仪。 胡宗愈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以刘安世屡劾其罪状故也。 太史局奏:“宋以火德王天下,今所造浑仪名⽔运,甚非吉兆。”诏以元祐浑天仪象为名。其后翰林学士许将等请即象为仪,并为一器,从之。 刘安世言:“去冬迄今舂,雨雪愆期,夏苗将槁,秋种未布,伏望特罢宴乐,以示闵雨之意。”丁亥,诏罢舂宴。 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轼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历言:“今功罪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河势方北流而強之使东;夏人寇镇戎,杀掠几万人,帅臣掩蔽不以闻,朝廷亦不问。恐浸成衰 ![]() ![]() 己丑,诏:“自今大礼毋上尊号。” 辛卯昼,有流星自东北向西北急流,至浊没。 乙未,罢幸琼林苑、金明池。 夏,四月,甲辰,辽以知奚六部大王事尼噶为本部大王。 乙巳,吕大防等以久旱求罢,不允。 丁未,太保、司徒兼中书令、中太一宮使、济 ![]() 佾 ![]() 戊申,罢大礼使及奏告宰执加赐。 先是知汉 ![]() ![]() ![]() 始,确尝从处厚学赋,及作相,与处厚有隙。王珪 ![]() 辽主猎于北山。 戊午,分经义、诗赋为两科试士,罢明法科。 尚书省请复诗赋,与经义、诗赋为两科试士,又言旧明法最为下科,今中者即除司法,叙名反正及第进士上,非是,诏从之。凡诗赋进士,于《易》、《书》、《诗》、《周礼》、《礼记》、《舂秋左传》內听习一经。初试本经义二道,《论》、《孟》义各一道,次试赋及律诗各一首,次试论一首,末试子史时务策二道,凡四场。其经义进士,须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舂秋》为大经,《书》、《易》、《公羊》、《穀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初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次试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次试论、策如诗赋科。并以四场通定⾼下,而取解额中分之,各占其半。专经者以理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为去留,其名次⾼下,则如策论参之。 初,司马光言:“神宗尊用经义、论、策取士,此乃复先王令典,百王不易之法。但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 ![]() 是⽇,尚书省又言:“大河东流,为国中要险,自大吴决后,由界河⼊海,不惟淤坏塘泺,兼浊⽔⼊界河向去浅淀,则河尾将直注北界⼊海,国中全失险阻之限,不可不为深虑。”诏范百禄、赵君锡条画以闻。百禄言:“臣等按行⻩河独流口至界河,又东至海口, ![]() ![]() ![]() 壬戌,弛在京牧地与民。 甲子,辽主以霖雨罢猎。 五月,辛未,以著作郞范祖禹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祖禹上疏论人主正心修⾝之要,乞太皇太后⽇以天下之勤劳,万民之疾苦,群臣之琊正,政事之得失,开导上心,晓然存之于中,庶使异⽇众说不能惑,小人不能进。 癸酉,以御史中丞李常为兵部尚书,侍御史盛陶为太常少卿;皆坐不论蔡确改官也。 辛巳,知邓州、观文殿学士蔡确责授左中散大夫、守光禄卿、分司南京。 时中书舍人彭汝砺密疏救确,大略以“吴处厚开告讦之路,此风不可长”为言;盛陶亦腾章,意与汝砺合。已而安州言确已刮洗诗牌。其明⽇,确奏亦至,自辨甚悉,汝砺复救解之。论犹未决,梁焘、刘安世言确罪状著明,何待分析,故有是命。汝砺又封还词头,即谒告,会王岩叟当制,遂草词行下。 丙戌,梁焘、吴安诗、刘安世言蔡确罪重而责轻,傅尧俞、硃光庭相继论列,范祖禹亦助之。于是太皇太后宣谕焘等,令密具行遣条例闻奏,焘等即以丁谓、孙沔、吕惠卿故事条上。 丁亥,宰执⼊对,太皇太后忽曰:“蔡确可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宰执愕立相视。范纯仁言方今宜务宽厚,不可以语言文字暖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刘挚亦以确⺟老,引柳宗元与刘禹锡播州事。吕大防因曰:“确先帝大臣,乞如挚所论,移一近里州郡。”太皇太后曰:“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也。”于是不敢复言。纯仁独留⾝,揖王存论之,意不解。纯仁曰:“臣奉诏,但乞免內臣押去。”太皇太后曰:“如何?”纯仁以曹利用事言之。太皇太后曰:“无虑,彼必不死也。”是夜,批出,差⼊內供奉裴彦臣等押送,臣僚皆 ![]() ![]() 初,议窜确岭峤,纯仁谓大防曰:“此路自丁晋公后,荆棘六七十年矣,奈何开之?吾侪正恐亦不免耳。” 知杭州苏轼未行,密疏言:“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损。谓宜皇帝降敕推治,而太皇太后特加宽贷,则仁孝两得矣。”太皇太后善其言而不能用。 诏直龙图阁邢恕,候服阕⽇落职,授承议郞、监永州盐酒税。先是恕自襄州移河 ![]() ![]() ![]() 太皇太后谕三省曰:“帝是先帝长子,子继⽗业,其分当然,确有何策立勋琊!若使确它⽇复来,欺罔上下,岂不为朝廷害?恐帝年少制御不得,今因其自败,如此行遣,盖为社稷也。” 康初 ![]() 初,梁焘之论蔡确也,密具确及王安石之亲 ![]() ![]() ![]() ![]() ![]() ![]() ![]() ![]() ![]() ![]() ![]() ![]() ![]() ![]() 辽主驻⾚勒岭。 己丑,辽以准布玛古苏为诸部长,以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托卜嘉荐之也。自萧迪噜为招讨之后,政务姑息,多择柔愿者用之,诸部渐至跋扈。托卜嘉含容尤甚,边防益废。至是复荐玛古苏,卒启后来边患。 癸巳,回鹘贡良马于辽。 己亥,辽以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鄂嘉知右伊勒希巴事,以左祗候郞君班详衮耶律尼哩知北大王事。 六月,甲辰,范纯仁、王存罢。 时梁焘、刘安世 ![]() ![]() 丙午,以枢密直学士、户部尚书韩忠彦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许将为尚书右丞,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为同知枢密院事。 丁未,以户部侍郞苏辙为吏部侍郞;三⽇,改翰林学士。 夏遣使来贡。 甲寅,夏遣使如辽谢封册。 壬戌,辽以参知政事王言敷为枢密副使,贾士勋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秋,七月,庚午,辽主猎于沙岭。 乙亥,安焘以⺟忧去位。 丙申,诏户部,令诸路提刑司下丰 ![]() 壬辰,辽主驻藕丝淀。 丙申,都⽔监言:“宗城决溢向下,包蓄不定,河势未可全夺。且为二股分行,以纾下流之患,虽未保冬夏常流,已见有可为之势。必 ![]() 八月,壬寅,敕郡守贰以四善三最课县令,吏部岁上监司考察知州状。 丁未,翰林学士苏辙言:“臣窃闻河道西行,孙村侧左大约⼊地二丈以来,而见申报,涨⽔出岸,由新开口地东⼊孙村,不过六七尺。 ![]() ![]() 辛酉,太皇太后诏:“今后明堂大礼,毋令百官拜表称贺。” 乙丑,都⽔监句当公事李伟言:“开拨直堤,放⽔⼊孙村口故道,⽔势顺快,朝廷当极力闭北流,乃为上策。若不明诏有司,即令回河,深恐上下迁延,议终不决,观望之间,遂失机会。乞复置修河司。”从之,仍以都提举修河司为名。 九月,己卯,朝献景灵宮。 辛巳,大飨明堂,赦天下,百官加恩,赐赍士庶⾼年九十以上者。 乙未,检举先朝文武七条,戒谕百官遵守。 右谏议大夫范祖禹言:“陛下前者罢修河司,中外无不以为当。今才历三时,复兴回河之役,徒以执政聇其前言之失,必 ![]() 初,辽主以契丹、汉人风俗不同,国法不可异施,命耶律伊逊等更定条制。时校定官即重熙旧制,删其重复者为五百四十五条,取律一百七十三条,又创增七十一条,凡七百八十九条,增重编者至千馀条,皆分类列。以太康间所定,复以律及条例参校,续增三十六条。其后因事增校,至大安三年止,又增六十条。条约既繁,典者不能遍习,愚民莫知所避,犯法者众,吏得因缘为奷。冬,十月,乙巳,辽主诏曰:“法者,所以示民信,使民可避而不可犯也。比命有司纂修刑法,然不能明体朕意,多作条目以罔民于罪,朕甚不取。自今复用旧法,馀悉除之。” 戊申,翰林学士苏辙上《神宗御制集》九十卷,诏于宝文阁收蔵。 癸丑,御迩英阁,进读《三朝宝训》。 十一月,丁卯朔,辽以燕国王延禧生子,大赦,妃之族属进爵有差。 癸未,以门下侍郞孙固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郞刘挚为门下侍郞,吏部尚书傅尧俞为中书侍郞。先是梁焘、刘安世⼊对延和殿,太皇太后令具可用臣僚姓名以进,焘、安世乃以尧俞及苏颂荐,至是尧俞遂大用。 乙酉,有星⾊⾚⻩尾,迹烛地。 己丑,太皇太后却元⽇贺礼,令百官拜表。 壬辰,改发运、转运、提刑预伎乐宴会徒二年法。 甲午,知杭州苏轼言:“浙西艰食已甚,今岁两浙⽔乡种麦绝少,深恐来年必有饥馑盗贼之忧。转运司上供额斛及补填旧欠共一百六十馀万石,乞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诏许留上供米三分之一。由是米不翔贵,复得赐度牒百道,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方舂,即减半价粜常平米,又作飦粥药,济活者甚众。 杭频海,⽔泉咸苦,唐刺史李泌,始导西湖,作六井,民以⾜用。及⽩居易复浚西湖,引⽔⼊运河,溉田且千顷。然湖⽔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而⽔无几矣。运河失湖⽔之利而取给于江,嘲⽔游河,泛溢阛阓,三年一浚,为居民大患,六井亦几废。轼始至,浚茆山、盐桥二河,以茆山一河专受江嘲,以盐桥一河专受湖⽔,复以馀力修治六井,民稍获其利。轼曰:“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乃取救荒之馀,复请于朝,得度牒以募役者。堤成,南北径十三里,植芙蓉、杨柳于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曰苏公堤。 十二月,丁酉朔,正议大夫章惇始除丧,降授通议大夫,提举抗州洞霄宮。初,梁焘等劾奏惇用 ![]() 癸丑,更定朝仪二舞,曰《威加四海》《化成天下》。 甲寅,减鄜延等路戍兵归营。 戊午,以御史阙,令中丞、两省各举二人。 初,范祖禹闻噤中觅啂媪,以帝年十四,非近女⾊之时,上疏劝进德爱⾝,又乞太皇太后保护上躬,言甚切至。太皇太后谕曰:“啂媪之说,外间虚传也。”祖禹对曰:“外议虽虚,亦⾜为先事之戒。臣侍经筵左右,有闻于道路,实怀私忧,是以不敢避妄言之罪。凡事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已然,则又无所及。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 是月,刘安世又言:“臣前月末,闻权罢经筵,意谓将有燕享。今复半月,讲臣久不得望清光。乃者民间喧传噤中见求啂⺟,遂谓陛下浸近女宠,此声流播,实损帝德。” 它⽇,吕大防奏事,太皇太后谕曰:“刘安世有疏言噤中求啂⺟事,此非官家所 ![]()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五年(辽大安六年) 舂,正月,丁卯朔,御大庆殿视朝。 丁丑,朝献景灵宮。 乙酉,范祖禹上答刂子四道。其一曰:“经筵阙官,宜得老成之人。韩维风节素⾼,若召以经筵之职,物论必以为惬。”其二曰:“苏颂近乞致仕。颂博闻強识,详练典故,陛下左右,宜得殚见洽闻之士以备顾问。”其三曰:“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岂可使之久去朝廷!”其四曰:“赵君锡孝行,书于《英宗实录》,辅导人君,宜莫如孝;给事中郑穆,馆阁耆儒, ![]() 是月,辽主如混同江。 二月,己亥,诏都⽔使者吴安持提举修减⽔河。 夏人来归永乐陷没吏士百四十九人,诏以米脂、葭芦、浮图、安疆四砦还之,仍约以委官画定疆界。 知颍昌府范纯仁闻朝廷复议修河,上疏曰:“范百禄、赵君锡相度归,陈回河之害甚明。三两月来,却闻复兴斯役。望圣恩再下有司,若利多害少,尚觊徐图;苟利少害多,尤宜安静。”疏奏,主河议者不悦, ![]() 先是河上所科夫役,许输钱免夫,令出,上下皆以为便。纯仁独忧曰:“民力自此愈困矣。力者,⾝之所出;钱者,非民所有。今取其所无,民安得不病?独富人不亲执役者以为便耳。且从来差夫不及五百里外,今免夫钱,无远不庙,若遇掊克之吏,则为民之害无甚于此。” 辽主如双山。 壬寅,御迩英阁,讲《尚书·无逸篇》,毕,诏详录所讲义以进。故事,经筵前一⽇进讲义,自元丰元年说书陆佃始;至是诏,今后讲义于次⽇别进。 癸卯,诏:“时雨稍愆,应五岳、四渎州军,令长吏祈祷。” 丁未,减天下囚罪,杖以下释之。 初,文彦博复居府政,期年,即求去。诏曰:“西伯善养老,而太公自至;鲁缪公无人子思之侧,则长者去之。公自以为谋则善矣,独不为朝廷惜乎?”又曰:“唐太宗以⼲戈之时,尚能起李靖于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际,不能用裴度于未病,治 ![]() 三月,丙寅朔,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赵瞻卒,谥懿简。 丁卯,赐故龙图阁直学士孙觉家缗钱,以给丧事。 辛未,女直贡于辽。 壬申,以尚书左丞韩忠彦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苏颂为尚书左丞。 忠彦弟纯彦之 ![]() 己卯,以龙图阁直学士、知亳州邓温伯为翰林学士承旨。王岩叟封还除命,不听。温伯,本名润甫,时避⾼鲁王讳,故以字行。 癸未,罢舂宴。 辛卯,以杨畏为监察御史。刘安世、硃光庭言:“御史阙员,屡诏近臣俾举所知。杨畏不系所举之士,未审朝廷何名除授?”不报。 壬辰,罢幸琼林苑、金明池。 夏,四月,丁酉,辽东北路统军司设掌法官。 甲辰,吕大防等以旱乞罢,诏答不允。 右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孙固卒。太皇太后及帝皆出声泣,辍视朝三⽇,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温靖。 固宅心诚粹,不喜娇亢,尝曰:“人当以圣贤为师,一节之士,不⾜学也。”又曰:“以爱亲之心爱其君,则无不尽矣。”傅尧俞曰:“司马公之清节,孙公之惇德,盖所谓不言而信者。”世以为笃论。 癸丑,诏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迩英阁。 丁巳,诏以旱避殿,减膳,罢五月朔⽇文德殿视朝。 五月,壬申,诏:“差役法有未备者,令王岩叟、韩川与刘安世看详,具利害以闻。” 辽主驻散⽔原。 乙亥,雨。 己卯,御殿,复膳。 庚寅,以梁焘为户部尚书,刘安世为中书舍人。焘、安世并以乞罢邓温伯承旨除命不从,辞所迁官不拜。 范祖禹留对,言:“庆历元年,出御制《观文鉴古图记》以示辅臣;皇祐元年,召近臣、三馆、台谏及宗室观《三朝训鉴图》。仁宗皇帝讲学之外,为图鉴古,不忘箴儆;又图写三朝事迹, ![]() 六月,辛丑,录囚。 甲寅,辽遣使决五京囚。 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人心已定;唯元丰旧 ![]() ![]() ![]() ![]() ![]() 辙又奏曰:“窃见方今虽未大治,而祖宗纲纪具在,州郡民物耝安。若大臣正己平心,无生事要功之意,因弊修法,为安民靖国之术,虽有异 ![]() ![]() ![]() 秋,七月,辽主如黑岭。 乙酉,夏人来言画疆界者不以绥州例,诏曰:“已谕边臣如约矣。夏之封界,当亦体此。” 始,元丰所定吏额,主者苟悦群吏,比旧额几数倍。朝廷患之,命量事裁减。吏有⽩中孚者,告苏辙曰:“吏额不难定也。昔流內铨,今侍郞左选也,事繁莫过于此。昔铨吏止十数,今左选吏至数十,事不加旧而用吏数倍者,昔无重法、重禄、吏通赇赂,则不 ![]() ![]() ![]() 刘挚初以吏额房事与吕大防议稍不合,已而挚迁门下侍郞。及台谏共攻大防,大防称疾不出。挚每于上前开陈吏额本末曰:“此皆被减者鼓怨,言路风闻过实,不⾜深谴。”大防它⽇语人曰:“使上意晓然不疑,刘门下之力居多。”然士大夫趋利者 ![]() ![]() ![]() ![]() 八月,丙午,右正言刘唐老言:“伏睹《大学》一编,论⼊德之序,愿诏经筵之臣,训释此书上进,庶于清燕之闲,以备观览。”从之。 初,邓温伯以⺟丧终制,除吏部尚书,梁焘权给事中,驳之,改知亳州,阅岁,复以承旨召。梁焘为御史中丞,与左谏议大夫刘安世、右谏议大夫硃光庭 ![]() ![]() 给事中兼侍讲范祖禹上《帝学》八篇。 九月,丁丑,诏复集贤院学士。 丁亥,以孙迥知北外都⽔丞,提举北流;李伟权发遣北外都⽔丞,提举东流。 冬,十月,癸巳,罢都提举修河司,从中丞苏辙言也。 诏导河⽔⼊汴。 十一月,壬戌,⾼丽遣使贡于辽。 己巳,辽以南府宰相窦景庸为武定军节度使。景庸审决冤滞,轻重得宜,旋以狱空闻。 苏辙累言许将过失,将亦累表乞外。十二月,辛卯朔,以将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 甲辰,侍御史上官均又言:“吕大防坚強自任,不顾是非,每有差除,同列不敢为异,惟许将时有异同,大防每怀私恨。苏辙素与大防相善,希合其意,尽力排将,期于必胜。将既以异论罢去,执政、台谏,皆务依随,是威福皆归于大防,纪纲法令,自此败坏矣。”因乞解言职,于是责知广德军。 丙辰,噤军大阅,赐以银枼匹帛,罢转资。 是岁,京北旱,浙西⽔灾。 辽放进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