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6080 |
上一章 宋纪六十八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阉茂七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熙宁三年(辽咸雍六年) 秋,七月,辛卯,诏新判太原府欧 ![]() 先是修以病辞官,至五六,因论青苗法不便;又移书责王安石,安石不答而奏从其请。 壬辰,枢密使吕公弼罢;以御史中丞冯京为枢密副使。公弼以王安石变法,数劝其务安静,安石不悦。公弼具疏将论之,从孙嘉问窃其稿以示安石,安石先⽩之。帝怒,遂出公弼知太原府。吕氏号嘉问为“家贼”京尝言:“薛向总利权无效,近者复除天章阁待制,于侍从为最亲,非向所堪所。”帝不悦,以语安石。安石请改用京,帝许之,至是以为枢密副使。 罢潞州 ![]() 秘书省正字唐坰,以⽗任得官,上书云:“秦二世制于赵⾼,乃失之弱,非失之強。”帝悦其言。又云:“青苗法不行,宜斩大臣异议者一二人。”王安石喜而荐之,故得召对。癸巳,赐进士出⾝,为崇文院校书。 戊戌,雨雹。 辛亥,辽主猎于哈噜额特。 甲寅,置三班院主簿。 八月,戊午,罢看详银台文字所。 乙丑,司马光因⼊对,乞外。帝曰:“王安石素与卿善,何自疑?”光曰:“臣素与安石善,但自其执政,违迕甚多。今迕安石者如苏轼辈,皆肆行诋毁,中以危法。臣不敢避削黜,但 ![]() ![]() ![]() 丙寅,以旱虑囚,死罪以下递减一等,杖笞者释之。 以卫州旱,今转运司赈恤,仍蠲租赋。 丙子,辽中京留守耶律⽩卒,追封辽西郡王。 戊寅,诏:“川峡、福建、广南七路官,令转运司立格就注,具为令。” 己卯,夏人大举⼊环庆,攻大顺城、柔远砦、荔原堡、怀安镇、东⾕、西⾕二砦、业落镇,兵多者呈二十万,少者不下一二万。屯榆林,距庆州四十里,游骑至城下,九⽇乃退。钤辖郭庆、都监⾼敏、魏庆宗、秦 ![]() 九月,戊子朔,中书言请置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官,从之。 韩绛以夏人犯塞,请行边。王安石亦请往,绛曰:“朝廷方赖安石,臣宜行。”乙未,以绛为陕西宣抚使。 陆佃尝受经于王安石,至是庆举⼊京师,王安石问以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琊说营营,顾无⾜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召佃,谓之曰:“惠卿言:‘私家取债,亦须一 ![]() 知开封府刘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 ![]() 以曾布为崇政殿说书、同判司农寺。 王安石常 ![]() ![]() 乙亥,命崔台符、曾布、硃温其试法官。法官之试自此始。 庚子,曾公亮罢。公亮初嫉韩琦,故荐王安石以间之。及同辅政,知帝方向安石,凡更张庶事,一切 ![]() ![]() 辛丑,以枢密副使冯京参加政事,翰林学士、三司使吴充为枢密副使。京为中丞时,尝疏论王安石更张失当,累数千言。安石指为琊说,请黜之,帝不从,至是乃更大用。 乙巳,御崇政殿,策贤良方正及武举。制策中噤切言者,篇末云:“毋谓古人陈迹既久而不可举,本朝成法已定而不可改;其惟改之而适中,举之而得宜,不迫不迂,归于至当。其悉以文陈,朕亦不惮于有为焉。”太原判官吕陶对策曰:“陛下初即位,愿不惑理财之说,不间老成之谋,不兴疆场之事。陛下措意立法,自谓庶几尧、舜;然以陛下之心如此,天下之论如彼,独不反而思之乎?”及奏第,帝顾王安石取卷,读未半,神⾊丧沮。帝觉之,使冯京竟读,称其言有理。会范镇所荐台州司户参军孔文仲对策,凡九千馀言,立论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非是,宋敏求第为异等。安石怒,启帝,御批文仲试卷曰:“意尚流俗,毁薄时政,恐不⾜收录以惑天下。”于是罢文仲还故官。齐恢、孙固封还御批,韩维、陈荐、孙永皆力论文仲不当黜。镇上疏言:“文仲草茅疏远,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又罪之,恐为圣之累。”帝不听。文仲竟被黜,陶亦止授通判蜀州。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誉著江西,时号三孔。 庚戌,辽主如藕丝淀。 壬子,太⽩昼见。 癸丑,作东、西府以居执政。 甲寅,辽以马希⽩诗才敏妙,十吏书不能给,召试之。 翰林学士司马光求去益力,乃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朝辞进对,犹乞免本路青苗、助役。 和川令刘恕,博闻強记,于史学尤精,光修《资治通鉴》,奏请为局僚,遇史事纷杂难治者,辄以委恕。王安石与恕有旧, ![]() ![]() 诏:“环庆阵亡义勇馀丁当刺者,悉免之。” 冬,十月,辛酉,诏延州毋纳夏使。 通判宁州邓绾,条上时政数十事,又上书言:“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其辞盖媚王安石;又贻书及颂,极其妄谀。安石荐于帝,驿召对。方庆州有夏寇,绾敷陈甚悉,帝问:“识王安石否?”曰:“不识。”帝曰:“今之古人也。”又问:“识吕惠卿否?”曰:“不识。”帝曰:“今之贤人也。”绾退,见安石,欣然如旧 ![]() 甲子,雨木冰。 丁卯,五国部长朝于辽。 壬申,朝谒神御殿。 丙子,贬知庆州李复圭为保静军节度副使。复圭兴兵败绩,诬裨将李信、刘甫、种咏以死,御史劾之,故有是贬。 戊寅,陈升之以⺟忧罢。升之与安石忤,安石数侵辱之,升之不能堪,称疾卧家逾十旬,会⺟丧而去。 己卯,贬秦凤经略使李师中知舒州。先是管句经略司机宜文字王韶,请筑渭、泾上下两城,屯兵以胁武胜军,抚纳洮河诸部。下师中议,师中以为不便,诏师中罢帅事。韶又言:“渭源至秦州,良田不耕者万顷,愿置市易司,稍笼商贾之利,取其赢以治田,乞假官钱为本。”诏秦凤经略司以四川 ![]() 乙酉,诏罢诸场务內侍监当。 翰林学士范镇罢。先是镇举苏轼谏官,又举孔文仲制科。轼被劾,文仲罢归故官,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曰:“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臣论青苗不见听,一宜去;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宜去。李定避持服,遂不认⺟,坏人伦,逆天理,而 ![]() ![]() 知山 ![]() ![]() 陕西宣抚使下令分义勇戍边,选诸军骁勇士,募市井恶少年为奇兵,调民造⼲Я,悉修城池楼橹,关辅 ![]() 十一月,戊子朔,赈河北饥民徙京西者。 壬辰,蠲陕西蕃部贷粮。 甲辰,夏人寇大顺城,都监燕达等击走之。 丁未,客星出娄。 开封府判官、祠部郞中赵瞻,因出使得奏事,帝问:“卿为监司久,知青苗法便乎?”对曰:“青苗法,唐行之于季世扰攘中,掊民财甚便。今陛下 ![]() ![]() ![]() ![]() 乙卯,以韩绛兼河东宣抚使,凡机事不可待报者,听便宜施行;授以空名告敕,得自除吏。 朝廷命诸道议更役法。梓州路转运使汲人韩璹,首建并纲减役之制,纲以数计者百二十有八,衙前以人计者二百八十有三,于是省役人五百。又请裁定诸州衙簿。王安石言:“璹所言皆久为公私病,监司背公邀誉,莫之或恤,而寿独能体上意,宜加赏。”乃下诏褒璹,⼊为盐铁副使。 辽噤鬻生 ![]() 十二月,乙未,辽以坤宁节赦徒罪以下。 辛酉,噤汉人捕猎。 乙丑,立保甲法。 时王安石言:“先王以农为兵,今 ![]() 提点刑狱赵子几, ![]() ![]() 丁卯,以韩绛、王安石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翰林学士王珪参知政事。绛开幕府于延安,诏即军中拜之。前一⽇,使者数辈召珪,珪⼊,帝御小殿,得旨,草制相安石,因出御批示珪曰:“已除卿参知政事。”翼⽇,命果下。珪典內外制十八年,尝因斋宮赋诗,有所感叹,帝闻而怜之,遂有是拜。 庚午,夏人寇镇戎军,三川砦巡检赵普伏兵邀击,败之。 戊寅,行免役法。 先是诏条例司讲立役法,条例司言:“使民出钱募人充役,即先王致民财以禄庶人在官者之意。”命吕惠卿、曾布相继草具条贯,逾年始成。计民之贫富,分五等输钱,名“免役钱”若官户、女户、寺观、单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输钱,名“助役钱”凡输钱,先定州若县应用顾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顾直。又增取二分,以备⽔旱欠阙,谓之“免役宽剩钱”用其钱募人代役。 既试用其法于开封府,遂推行于诸路。既而东明县民数百,诣开封府诉降等第,帝知之,以诘安石,安石力言:“外间扇摇役法者,谓输多必有赢馀,若群诉,必可免。彼既聚众侥幸,苟受其诉,与免输钱,当仍役之。”帝乃尽用其言。寻以台谏多论奏,因谓安石,宜少裁之,安石曰:“朝廷制法,当断以义,岂即规规浅近之论琊!” 司马光言:“上等户自来更互充役,有时休息;今使岁出钱,是常无休息之期。下等户及单丁户,从来无役;今尽使之出钱,是鳏寡孤独之人俱不免役。夫力者,民之所生而有;⾕帛者,民可耕桑而得;至于钱者,县官之所铸,民之所不得私为也。今有司立法,惟钱是求,岁丰则民 ![]() 赐西蕃栋戬诏并⾐带、鞍马。 庚辰,命王安石提举编修三司令式。时天下以新法 ![]() ![]() 是岁,赈河北、陕西旱饥,除民租。 ![]() 广源下溪州蛮来附。 夏改元天赐礼盛庆国。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熙宁四年(辽咸雍七年。辛亥,一零七一年) 舂,正月,戊子,辽主如鸭子河。 己丑,韩绛使种谔袭夏人,败之。绛素不习兵事,开幕府于延安,措置乖方。选番兵为七军,复以谔为鄜延钤辖、知青涧城,信任之,命诸将皆受其节制,众皆怨望。绛与谔谋出兵取横山,安抚使郭逵曰:“谔,狂生耳,朝廷徒以种氏家世用之,必误大事。”绛奏逵沮挠军事,召还之。谔寻败夏人于啰兀,因以众二万城焉。自是夏人⽇聚兵为报复计,吕公弼言谔稔边患不便,宜戒之,弗听。已而绛言谔⼊夏之功,乞加旌赏,诏从之。 壬辰,王安石请鬻天下广惠仓田,为河北东、西、陕西、京东四路常平仓本;从之。 乙未,渝州部夷梁承秀等叛;命夔州路转运使孙构讨平之。承秀与其 ![]() 丁酉,朝谒太祖、太宗神御殿。 先是括坊监牧马馀地,立田官,令专掌稼政以资牧养之用,按原武、单镇、洛 ![]() ![]() 丁未,立京东、河北贼盗重法。 庚戌,罢永兴军买盐钞场。 辛亥,以著作佐郞硃明之为崇文院校书。明之,王安石妹婿也。 二月,丁巳朔,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 先是议更贡举法,帝以苏轼言为是,它⽇,以问王安石,安石曰:“不然,今人材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此盖不能一道德故也。 ![]() ![]() 已而中书言:“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以有为于世。今 ![]() 辛酉,诏治吏沮格青苗法者。 甲子,以曾布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布每事⽩王安石,即行之。或谓布当⽩两参政,盖指冯京、王珪也。布曰:“丞相已议定,何问彼为?俟敕出,令押字耳!” 乙丑,女真进马于辽。 丙寅,辽南院枢密使姚景行,出知兴中府事。 戊辰,诏赈河北民乏食者。赙恤西界战死军人。 壬申,进封⾼密郡王頵为嘉王。 癸酉,诏审官院所定人赴中书,察堪任者引见。 甲戌,赐讨渝州夷贼兵特支钱。 三月,丁亥,夏人陷抚宁诸城。初,种谔进筑永乐川、赏捕岭二砦,分遣都监赵璞、燕达筑抚宁故城,及分荒堆三泉、吐浑川、开光岭、葭芦川四砦与河东路修筑,各相去四十馀里。已而夏人来攻顺宁砦,遂围抚宁。折继昌、⾼永能等拥兵驻细浮图,去抚宁咫尺,啰兀兵势尚完。谔在绥德节制诸军,闻夏人至,茫然失措; ![]() 夔州路转运使孙构言杜安行等讨夷贼,斥地七百里;诏遣著作佐郞章惇乘驿同转运司制置以闻。先是李承之荐惇于王安石,安石曰:“闻惇极无行。”承之曰:“顾其才可用耳。公诚与语,自当爱之。”安石见惇,惇素辩,又善 ![]() 戊子,庆州广锐卒叛,转运司以闻,帝召二府,出奏示之,深以用兵为忧。枢密使文彦博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不当有所偏听。陛下励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祖宗法制,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废坠不举之处耳。”冯京曰:“府界溉淤田,又修差役,作保甲,人极劳敝。”帝曰:“询访邻近百姓,皆以免役为喜,盖虽令出钱,而复其⾝役,无追呼刑责之虞,人自情愿故也。”彦博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王安石曰:“法制具在,则财用宜⾜,国中宜強。今皆不然,未可谓之法制具在也。” 诏讨庆州叛卒,平之。 庚寅,诏诸路置学官,州给四十顷以赡士;并置小学教授。 辛卯,诏察奉行新法不职者。 癸卯,减河东、陕西路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民缘军事科役者,蠲其租赋。 丙午,种谔坐陷抚宁堡,责授汝州团练使、潭州安置;寻再贬贺州别驾。 丁未,韩绛坐兴师败衄罢,以本官知邓州。 己酉,辽主如黑⽔,论讨五国功,晋秩有差。 都⽔监丞宋昌言,从內侍程昉之议,请浚漳河,役兵万人,袤一百六十里。帝患财用不⾜,文彦博曰:“⾜财用在乎安百姓,安百姓在乎省力役。且河久不开,不出于东则出于西,利害一也。今发夫开治,徙东从西,何利之有!”会京东、河北风变异常,民大恐,帝手诏中书,令省事安静以应天变,漳河之役妨农,来岁为之未晚。 夏,四月,丙辰朔,恤刑。 癸亥,罢陕西 ![]() 戊申,以邓绾为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时新法皆出司农,而吕惠卿居忧,曾布不能独任其事,王安石 ![]() ![]() 癸酉,以司马光判西京御史台。先是光任永兴,以言不用,乞判留台,不报。又上疏曰:“臣不才,最出群臣之下,先见不如吕诲,公直不如范纯仁、程颢,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勇决不如范镇。此数人者,睹安石所为,抗章、对策,极言其害,而镇因乞致仕。臣闻居其位者必忧其事,食其禄者必任其患,苟或不然,是为盗窃;臣虽无似,不敢为盗窃之行。今陛下惟安石是信,安石以为贤则贤,以为愚则愚,以为是则是,以为非则非,谄附安石者谓之忠良,攻难安石者谓之谗慝。臣才识固安石之所愚,议论固安石之所非,今⽇所言,亦安石之所谓谗慝者也。若臣罪与范镇同,则乞依镇例致仕;若罪重于镇,或窜或诛,唯陛下裁处!”久之,乃从其请。光既归洛,绝口不论事。 辽主如纳葛泺。 甲戌,诏司农寺月进诸路所上雨雪状。 以前大理评事常秩为右正言、直集贤院、管句国子监。秩屡征不起,诏郡以礼敦遣。至是始诣阙,对垂拱殿。问:“今何道免民于冻馁?”对曰:“法制不立,庶民食侯食,服侯服,此今⽇之大患也。臣才不适用,愿得辞归。”帝曰:“既来,安得不少留!”遂有是命。寻迁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仍使供谏职。秩名重一时,世以为无宦情。及安石更法,秩独以为是,一召即起,任谏职,列侍从,低首抑气,无所建明,闻望⽇损。秩长于《舂秋》,及安石废《舂秋》,秩遂尽废其学,时论薄之。 权开封府推官苏轼出通判杭州。初,轼直史馆,王安石赞帝以独断专任。轼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独断而克,苻坚伐晋,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功异”为问。安石见之大怒,使侍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 乙亥,辽噤布帛短狭不中尺度者。 丙子,遣使按视宿、亳等州灾伤,乃令修饬武备。 壬午,定进士考转官。 五月,甲午,右谏议大夫提举崇福宮致仕吕诲卒。诲初求致仕,表言:“臣本无宿疾,偶值医者用术乖方,妄投汤剂,率情任意,差之指下,祸延四肢,浸成风痹,非祗惮⻊炙盩之苦,又将虞心腹之变。虽一⾝之微,固不⾜恤,而九族之托,良以为忧。”盖以⾝疾喻朝政也。疾亟,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強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遂卒。 壬寅,诏许富弼养疾西京。 丙午,⾼丽来贡。⾼丽为辽所阻,不通国中者四十三年,至是福建转运使罗拯令商人⻩真招接通好,⾼丽王徽乃因真还,移牒福建,愿备礼朝贡。拯以闻,朝议谓可结以谋辽,乃命拯谕意。徽遂遣其民官侍郞金悌等由登州⼊贡。自是复与国中通,朝贡相继。 辛亥,诏:“宗室率府副率以上遭⽗⺟丧及嫡孙承重,并解官行服。” 壬子,诏:“恩、冀等州灾伤,遣使赈恤,蠲其税。” 御史中丞杨绘言:“东明等县百姓千馀人,诣开封府诉超升等第出助役钱事,本府不受,遂突⼊王安石私第。安石谕云:‘此事相府不知。’仍问:‘汝等来,知县知否?’皆言不知。又诣御史台,臣以本台无例收接诉状,谕令散去。退而访问,乃司农寺不依诸县元定户等,却以见管户口量第定出役钱数付诸县,各令管认,别造簿籍,前农务而毕。臣窃谓凡等第升降,盖视人家产⾼下,乃得其实。今乃自司农寺先画数,令本县依数定簿,岂得民无争诉哉!判司农寺乃邓绾、曾布,一为知杂,一为都检正,非臣言之,谁敢言者!”王安石指陈绘言为不然,遂置而弗问。 初,保甲法行,乡民惊扰,至有截指断腕以避丁者。知开封府韩维言之,帝以问王安石,安石曰:“就令有之,亦不⾜怪。为天下主者,如止任民情,则何必立君而为之建官置吏也!保甲法不特除盗,可渐习为兵,且省财费。惟陛下果断,不恤人言以行之。”安石由此益恶维。帝 ![]() 六月,丁巳,河北饥民为盗者,减死刺配。 戊午,监察御史里行刘挚上疏曰:“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而已。上人才非不⾜用,特心之所向,不在乎义,故希赏之志,每在事先,奉公之心,每在事后。陛下有劝农之意,今变而为烦扰;陛下有均役之意,今倚为聚敛。其爱君忧国者,皆无以容于其间。今天下有喜于敢为之论,有乐于无事之论。彼以此为流俗,此以彼为 ![]() ![]() ![]() 庚申,群臣三上尊号曰绍天法古文武仁孝,帝不许。 甲子,知蔡州欧 ![]() 时贤士多引去。杨绘上疏言:“老成人不可不惜。今旧臣告归或屏于外者,悉皆未老,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 ![]() 甲戌,富弼坐沮格青苗,落使相,以左仆 ![]() ![]() 己卯,吐蕃贡于辽。 秋,七月,己丑,辽遣使案问五京囚。 辛卯,京北新堤第四、第五埽决,漂溺馆陶、永济、清 ![]() 甲午,赈恤两浙⽔灾。 丁酉,贬监察御史里行刘挚监衡州盐仓;御史中丞杨绘,罢为翰林侍读学士。 挚上疏论率钱助役有十害;会绘亦言其不便,前后凡四奏,又论:“提刑赵子几,怒知东明县贾蕃不噤遏县民使讼助役事,摭以它故,下蕃于狱而自鞫之,是希王安石意旨而陷无辜于法也。”挚亦言:“子几捃摭贾蕃, ![]() ![]() ![]() 遣察访使遍行诸路,促成役书。 庚子,诏宗室不得祀祖宗神御。 辽主如藕丝淀。 丁未,诏唐、邓给流民田。 八月,癸丑朔,遣官体量陕西差役新法及民间利害。 甲寅,诏:“郡县保甲与贼斗死伤者,给钱有差。” 庚申,复《舂秋三传》明经取士。王安石初 ![]() 癸酉,置洮河安抚司,命王韶领其事。初,议取河湟,自古渭寨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蕃部市易、募人营田等事,韶悉主之,遂至秦。会诸将以蕃部俞龙珂在青唐最大,渭源羌与夏人皆 ![]() 己卯,以前旌德县尉王雱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雱,安石子也,为人剽悍 ![]() ![]() ![]() 辛巳,辽置佛骨于招山浮图,罢猎,噤杀屠。 是月,河溢澶州,曹村埽决。镇宁佥判程颢方救护小吴,相去百里,州帅刘涣以事急告颢,夜一驰至。涣俟于河桥,颢谓涣曰:“曹村决,京城可虞。臣子之分,⾝可塞亦所当为,请尽以厢兵见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噤兵以继之。”涣即以本镇印授颢,曰:“君自用之。”颢得印,不暇⼊城省亲,径走决堤,谕士卒曰:“朝廷养尔辈,正为缓急耳!尔知曹村决则注京城乎?吾与尔辈以⾝捍之!”众皆感 ![]() 九月,丙戌,河决郓州。 辛卯,大享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內外官进秩有差。 庚子,夏主秉常遣使⼊贡,表乞绥州城,愿依旧约。诏答曰:“前已降诏,更不令 ![]() 癸印,增选人俸;鬻诸路坊场河渡,募人承买,收取其利,一岁得钱六百九十八万馀缗,⾕帛九十七万石、匹有奇。 冬,十月,壬子朔,罢差役法,使民出钱募役。 立选人及任子出官试律令法。 乙卯,辽主如医巫闾山。 丙辰,置枢密院检详官。 庚申,以鲜于侁为利州转运副使。 初,助役法行,诏监司各定所部助役钱数。利州路转运使李瑜 ![]() 戊辰,立太生学三舍法。初,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应廕者为之,太生学以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之俊异者为之;试论策经义如进士法。及帝即位,垂意儒学,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岁时月各有试程,其艺能以差次升舍,其最优者为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而特赐之第,遂专以此取士。又累增太学內舍生至九百人。至是侍御史邓绾言:“家国治平百馀年,虽有国子监,仅容释奠斋庖,而生员无所容。至于太学,未尝营建,止假锡庆院廊庑数十间,生员才三百人。请以锡庆院为太学,仍修武王庙为右学,上以拟三王、四代胶庠序学东西左右之制。”乃诏尽以锡庆院及朝集院西庑建讲书堂,斋舍、直庐略具。自主判官外,增置进讲为十员,率二员共讲一经,令中书磷选或主判官奉举。厘生员为三等:始⼊太学为外舍,初不限员,后定额七百人;外舍升內舍,员二百;內舍升上舍,员一百。各执一经,从所讲官受学,月试考其业,优等以次升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召试赐第。其正、录、学谕,以上舍生为之,经各二员。学行卓异者,主判、直讲复荐于中书,奏除官。 初,苏颂子嘉在太学,国子监直讲颜复尝策问王莽、后周变法事,嘉极论其非,擢优等;苏 ![]() ![]() ![]() 辽主谒乾陵。 壬申,以西京国子监教授王安国为崇文院校书。安国官満至京师,帝以其兄安石故,赐对。帝曰:“汉文帝何如主?”对曰:“三代以后未有也。”帝曰:“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对曰:“文帝自代来,定变俄顷,恐无才者不能。至用贾谊言,待群臣有节,专务以德化民,海內兴于礼乐,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帝曰:“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天下之大,不能使人,何也?”曰:“猛教坚以峻刑,致秦祚不传世。今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诚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又问:“卿兄秉政,外论谓何?”曰:“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帝不悦。安国尝力谏安石,以天下汹汹不乐新法,皆归咎于兄,恐为家祸,安石不听。 丙子,诏:“罪人配流遇冬者,至仲舂乃遣。” 庚辰,辽诏百官廷议军国事。 十一月,甲申,诏蠲天下见欠贷粮,总计米一百六十六万八千馀石,钱十一万七千馀缗。百姓闻诏,莫不称庆。 丁亥,作中太一宮;从司天冬宮正周琮言也。 戊子,辽免南京流民租。己丑,赈饶州饥民。 壬寅,开洪泽湖,达于淮。 十二月,辛亥朔,诏增赐国子监钱四千缗。 壬子,辽以契丹行营都部署耶律呼敦知北院枢密使事,以知北院枢密使事萧惟信为南府宰相兼契丹行宮都部署。 丁己,辽主命汉人行宮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刘霖、枢密副使王观、都承旨杨兴功俱赐国姓。 戊午,归夏俘。 己未,定安郡王从式卒。 丙寅,省诸路厢军。 乙亥,崇义公柴咏致仕,子若纳袭封。 戊寅,回鹘贡于辽。 先是河溢卫州王供,时新堤凡六埽而决者二,下属恩、冀,贯御河,奔冲为一。帝忧之,自秋迄冬,数遣使经营。议者争言导河之利,张茂则等谓:“二股河地最下,而旧防可因,今堙塞者才三十馀里,若度河之湍浚而逆之,又存清⽔镇河以析其势,则悍者可回,决者可塞。”帝然之,是月,令河北转运司开修二股河上流,并修塞第五埽决口。镇宁河清卒,于法不它役,程昉为都⽔丞, ![]() ![]() ![]() ![]() ![]()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