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3109 |
上一章 宋纪三十五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涒滩八月,尽玄黓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四年(辽开泰九年。庚申,一零二零年) 八月,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自以备位东宮,请⼊朝;甲申,召之,令乘传赴京师。 徙知相州、太常卿寇准知安州。 初,李迪与准同在中书,事之甚谨;及准罢,丁谓意颇轻迪。于是谓等不 ![]() ![]() ![]() 硃能闻使者至,自度不免,衷甲以出,杀卢守明,帅部兵、挈家属叛逸。既而能众溃,⼊桑林自缢死。 乙酉,以枢密副使任中正、礼部侍郞王曾并参知政事,翰林学士钱惟演为枢密副使。 辛卯,以太常丞、直龙图阁冯元为左正言兼太子右谕德。初,太子为寿舂郡王,王旦荐元宜讲经资善堂,帝以元少,更用崔遵度。于是遵度卒,乃命元代之。 壬寅,太常卿、知安州寇准坐硃能叛,再贬道州司马。准过零陵,逾大坡,护兵先后不属,溪洞蛮夷乘间抄掠。其酋长闻而责之曰:“奈何夺贤宰相行李琊?”趣遣人还所掠。其在道州,晨具朝服如常时,起楼,置经史道释书,暇则诵读,宾至笑语,若初无廊庙之贵者。 自准罢相,继以三黜,帝初不之知。岁馀,帝忽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亦莫敢对。 癸卯,以右司谏、判户部勾院刘煜为工部员外郞兼侍御史知杂事。初,河决滑州,大兴力役,道殍相望。煜请策免宰相以答天变,时寇准、丁谓实在中书。及王曙坐准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煜叹曰:“朋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往饯之,经夕而还。谓亦不罪也。 是月,⾼丽遣使如辽,贺千龄节。 九月,己酉朔,以兵部员外郞、知制诰吕夷简为刑部郞中,权知开封府。夷简为治严辨有声,帝识其姓名于屏风,意将大用之也。 丙辰,御崇德殿视事。帝自中舂不豫,止视事于长舂殿,至是体平,始御前殿。 戊午,辽以驸马萧绍宗为平章事。 己未,罢枢密副使周起为户部侍郞、知青州,佥署枢密院事曹玮为宣徽南院使、环庆路都部署兼管句秦州兵马。起素善寇准,玮亦不附丁胃,谓恶之,并指为准 ![]() ![]() 丁卯,赦天下系囚。除十恶已杀人、官典犯赃、盗官物、持仗放火、伪造符印外,咸除之。其周怀政、硃能 ![]() 辽群臣请上尊号,辽主不许;表三上,乃许之。 壬申,赐京城酺。 太子太保王钦若自杭州来朝,令⼊赴內殿起居。 甲戌,给事中、知河 ![]() 冬,十月,戊寅朔,中书门下言:“机务清简,请依唐制,只⽇视事,双⽇不坐。”从之。 壬午,御正 ![]() 戊子,辽西南招讨使奏:“ ![]() 己丑,以前起居郞、直史馆陈尧佐知滑州。时滑州方庀徒筑堤,尧佐创木龙以杀⽔怒,堤乃可筑。既又筑长堤以护之,人号为陈公堤。 壬辰,以太子太保王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仍今⽇赴资善堂侍皇太子讲读。 十一月,乙卯,令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官,自今以提点刑狱劝农使、副为称。 修尚书省,命龙图阁学士陈尧咨总其事。 丁巳,辽以漆⽔郡王耶律制心为南京留守、析津尹、兵马都总管。己未,以伊勒希巴萧孝顺为南面诸行宮都部署,加左仆 ![]() 庚申,內出圣制七百二十二卷示辅臣;壬戌,宰臣丁谓等请镂板宣布,仍命噤中别创殿阁缄蔵,诏可。寻于龙图阁后修筑,是为天章阁。又请令中书、枢密院取《时政记》中盛美之事,别为《圣政录》,从之,仍命钱惟演、王曾编次。 乙丑,对辅臣于承明殿。帝曰:“朕迩来颇渐康复,然国事未免劳心。今太子年德渐成,皇后贤明,临事平允,深可付托。 ![]() 自寇准贬斥,丁谓浸擅权,至除吏不以闻。李迪愤懑,尝慨然语同列曰:“迪起布⾐,十馀年至宰相,有以报国,死且不恨,安能附权臣为自安计乎!” 及议兼职时,迪已带少傅,宜得中书侍郞,尚书,谓执不可,第兼左丞,迪不能堪,变⾊而起。丙寅,晨朝待漏,谓又 ![]() ![]() 內臣奉制书置榻前,帝曰:“此卿等兼东宮官制书也。”迪进曰:“东宮官属不当增置,臣不敢受此命。”因斥“谓奷琊弄权,私林特、钱惟寅而嫉寇准,特子杀人,寝而不治,准无罪远斥,惟演以姻家使预政,曹利用、冯拯相为朋 ![]() ![]() 制书犹未出,丁卯,迪请对于承明殿,又请见太子于內东门,其所言人莫闻。而谓 ![]() ![]() 己巳,谓⼊对于承明殿,帝诘所争状,谓曰:“非臣敢争,乃李迪忿詈臣耳,臣愿复留。”遂赐坐。左右 ![]() 谓始传诏令筠草复相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內有所愧也。 先是帝久不豫,语言或错 ![]() 庚午,诏:“自今除军国大事仍旧亲决,馀皆委皇太子,与宰臣、枢密使已下就资善堂参议行之。”皇太子上表陈让,优诏不允。初议 ![]() 以冯拯为右仆 ![]() 辛未,诏:“自今群臣五⽇于长舂殿起居,其馀只⽇视朝于承明殿。” 壬申,皇太子见宰相、枢密使于资善堂,诸司职掌以次参谒。 十二月,丁丑朔,翰林学士杨亿卒,谥曰文,录其子。亿天 ![]() ![]() ![]() 乙酉,皇太子亲政。诏內臣传禀须覆奏。自是辅臣每会议,皇太子秉笏南面而立,中书、枢密院以本司事递进承令旨,时政之外,京朝、幕职、州县官、使臣、噤卒咸引对焉。事毕,接见辅臣如常礼。 丁亥,辽噤僧然⾝炼指。 戊子,辽诏中京建太祖庙,制度祭器,皆从古制。 丁酉,以资政殿大学士、司空王钦若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 初,钦若与丁谓善,援引至两府。及谓得志,稍叛钦若,钦若恨之。时帝不豫久,事多遗忘,钦若先以太子太保在东宮,位三少上,谓不悦,因改授司空。钦若宴见,帝问曰:“卿何故不之中书?”对曰:“臣不为宰相,安敢之中书?”帝顾都知,送钦若诣中书视事。谓令设馔以待之,曰:“上命中书设馔耳。”钦若既出,使都知⼊奏,以无⽩⿇,不敢奉诏,因归私第;有诏,学士院降⿇,谓乃除钦若使相,为西京留守。帝但闻宣制,亦不之悟也。 闰月,丁卯,以嘉勒斯赉为边患,诏陈尧咨等巡检。 帝久不豫,前二⽇,因药饵怈泻,前后殿罢奏事。乙亥,力疾御承明殿,召辅臣,谕以尽心辅导储贰之意,出手书一幅付之。自是体中渐平,凡浃旬,乃复常焉。 时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钱惟演,后戚也,王曾语惟演曰:“太子幼,非中宮不能立;中宮非倚太子,则人心亦不附。加恩太子则太子安,太子安乃所以安刘氏也。”惟演以为然,因以⽩后,两宮由是益亲,人遂无间。 是岁,辽放进士张仲举等四十五人。 赵德明始城怀远镇而居之,号兴州。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五年(辽太平元年) 舂,正月,丁丑朔,帝御延庆殿见辅臣。 乙未,遣使抚京东⽔灾。 丁酉,以右谏议大夫张士逊为枢密副使。 翰林学士刘筠见帝久疾,丁谓擅权,叹曰:“奷人用事,安可一⽇居此!”因表求外任。授右谏议大夫,知庐州。 二月,丁未,给事中、知河 ![]() 乙卯,辽主如钹河。壬戌,猎于⾼柳林。 庚午,以光禄寺丞孔圣祐袭封文宣公,知仙源县事。 三月,辛巳,御正 ![]() 戊戌,天章阁成。庚子,奉安御集、御书于天章阁,遂宴辅臣于阁下。 先是大食国进象及方物于辽,为子请婚。是月,复来请,辽主封皇族女为公主嫁之。 夏,四月,辽东京留守奏女真三十部长请各以其子诣阙祗候,辽主命与其⽗俱来受约。 乙卯,辽主录囚。丁卯,置莱州。 是月,辽主清暑于缅山。 五月,乙亥朔,虑囚,降天下死罪。 癸未,诏皇太子读《舂秋》。 六月,丙午,太⽩昼见。 己未,国子监请以御制《至圣文宣王赞》及近臣所撰《十哲、七十二贤赞》镂版;诏可。 秋,七月,甲戌朔,⽇有食之。先是司天测《仪天历》当食既,前九⽇,帝避正殿,分命中使祈祷。是⽇,食四分而止。翼⽇,群臣表贺。 乙亥,辽遣库哩取石晋所上⽟玺于中京,以是冬将行大册礼也。 准而贡于辽。 戊寅,新作景灵宮、万寿殿,为帝祈福。 辛巳,辽主如沙岭,旋猎于潢河。 九月,辽主如中京。 宋绶等使辽还,上契丹风俗。 戊寅,吐蕃嘉勒斯赉请降。 冬,十月,丁未,德寽勒部贡马于辽。 戊申,辽主录囚。 祥源观成。 诏奖淮南、江、浙、荆湖发运副使周寔,以其自舂至冬运上供米凡六百馀万石故也。 壬子,辅臣以帝违豫浸久,表引汉宣帝、唐⾼宗故事,请五⽇一御便殿;从之。 庚申,辽主幸通天观,观鱼龙曼衍之戏;翼⽇,复观之。还,升⽟辂,自內三门⼊万寿殿,奠酒七庙御容,因宴宗室。 十一月,癸未,辽主御昭庆殿,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大赦,改元太平,中外官进秩有差。 辽皇子梁王宗真,幼聪明,长而魁伟,豁达大度,善骑 ![]() 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王钦若有疾,累表请就医京师,未报。丁谓密使人给钦若曰:“上数语及君,甚思一见;君第上表径来,上必不讶也。”钦若信之,即令其子右赞善大夫从益移文河南府,舆疾而归。谓因言:“钦若擅去官守,无人臣礼。”命御史中丞薛映就第案问,钦若惶恐伏罪。戊子,降授司农卿,分司南京,夺从益一官。转运使及河南府官皆被责,仍颁谕天下。 十二月,乙巳,以內殿崇班皇甫继明同句当三馆、秘阁公事。咸平中,初命刘崇超监三馆、秘阁图籍,其后因循与判馆联署掌事,时论非之。崇超素与王钦若厚善,丁谓为相,别用继明以分其权,更号监图籍曰句当公事。自是內臣遂与大学士同职,时论愈非之。 辽特里衮耶律资忠之在⾼丽也,其弟昭为著帐郞君,坐罪,没家产。至资忠还,辽主遇之甚厚,复昭横帐,且还旧产,以外戚女 ![]() ![]() 先是辽主铸钱,文曰:“统和元宝”至是复铸“太平元宝”钱,新旧互用。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乾兴元年(辽太平二年) 舂,正月,辛未朔,诏改元。 辽主如纳⽔。 二月,庚子朔,大赦天下。诏自今中外所上表章,省去尊号。群臣再表请复称,不允。乃别上尊号曰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癸卯,诏从之,然亦不果受册。 辛丑,辽主驻鱼儿泺。 甲辰,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 甲寅,对宰相于寝殿之东偏。帝不豫浸剧,戊午,崩于延庆殿。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是⽇,百官见太子于延庆殿之东楹。遣內殿承制、閤门使薛贻廓告哀于辽。京城內外,并增兵卫,罢工役。 初,辅臣共听遗命于皇太后,退,即殿庐草制,军国大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丁谓 ![]() ![]() ![]() ![]() 己未,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官一等,优赏诸军。山陵诸费,无以赋民。 庚申,命宰臣丁谓为山陵使。 先是群臣议太后临朝仪,王曾援东汉故事,请五⽇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左,帝坐右,垂帘听政。既得旨,而丁谓独 ![]() ![]() 乙丑,以生⽇为乾元节。 丙寅,宰臣丁谓加司徒,冯拯加司空,枢密使曹利用加左仆 ![]() 戊辰,贬道州司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户部侍郞、知郓州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仍播其罪于中外;准坐与周怀政 ![]() ![]() ![]() 谓恶准、迪,必 ![]() ![]() ![]() 中使至浑州,迪闻其异于它⽇,即自裁,不殊,其子东之救之,乃免。人往见迪者,中使辄籍其名;或馈之食,留至臭腐,弃捐不与。迪客邓馀怒曰:“竖子! ![]() 初,迪贬衡州,丁谓戒使者,持诏促迪上道。通判郓州范讽辄留数⽇,为治装祖行。讽,正辞子也,先知平 ![]() 曹玮责授左卫大将军,知莱州。玮时任镇、定都部署,丁谓疑玮不受命,诏河北转运使韩亿驰往收其兵。先是亿尝忤谓意,谓 ![]() 三月,壬申,以给事中李及知杭州。及治尚简严而乐道人善,以钱塘风俗轻靡,屏绝宴游。一⽇,冒雪出郊,众谓当置酒召客;乃独造林逋,清谈至暮而归。居官数年,未尝市吴中物,此去,惟市《⽩乐天集》一部。 以龙图阁直学士鲁宗道权判流內铨。宗道在选调久,患铨格烦密,及知吏所以为奷状,于是多所厘正,又悉书科条揭于庑下,人皆便之。 丙子,赐群臣御飞⽩书各一轴。帝始未尝飞⽩书,一⽇,至真宗灵御前见所陈飞⽩笔,遂取而试书,体势遒劲,有如夙习,因以分赐。 戊寅,中书请自禫祭后,只⽇于崇政殿或承明殿视事,双⽇如先帝故事,前后殿皆不坐。诏:“双⽇虽不视事,亦当宣召近臣⼊侍讲读。” 乙酉,作受命宝,其文曰:“恭膺天命之宝”命参知政事王曾书。 庚寅,初御崇德殿听朝,皇太后设幄次于承明殿,垂帘以见辅臣。 是月,辽地震,云、应二州屋摧地陷,嵬⽩山裂数百步,泉涌成流。 光禄寺臣尉氏马季良,家本茶商,刘美女婿也。夏,四月,壬寅,召试馆职,太后遣內侍赐食,促令早了,主试者分为作之。 戊午,加赠皇太后三代,⽗通为彭城郡王,⺟庞氏为遂国太夫人,兄美为侍中。 遣薛田使于辽,告即位也。 辽主如缅山清暑。 五月,己巳朔,辽参知政事石用中卒。 丁丑,诏先朝《⽇历》、《起居注》未上者,亟修纂之,以大中祥符元年后史官失于撰集故也。 六月,己亥朔,上大行皇帝谥曰文明章圣元孝,庙号真宗。 辽主闻真宗崩,集蕃、汉大臣举哀号恸,因谓其宰相吕德懋曰:“闻嗣皇尚少,恐未知通好始末,苟为臣下所谓,奈何?”及薛贻廓至,具道朝廷之意,辽主喜,谓后曰:“汝可致书宋太后,使汝名传国中。”乃设真宗灵御于范 ![]() 遣殿前都点检耶律蔵引等祭奠、吊慰。时太常博士程琳为接伴,辽使者谓琳曰:“昔先帝尝通使承天太后,今太后独无使,何也?”琳曰:“南北为兄弟,则先皇帝视承天犹叔⺟,故无嫌。今皇太后乃嫂也,礼不通问。”使者语屈。 庚申,西京作坊使⼊內押班雷允恭伏诛。 允恭与丁谓 ![]() 三月,乙亥,允恭驰至陵下,司天监刑中和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类汝州秦王坟。”允恭曰:“如何不用?”中和曰:“恐下有石若⽔耳。”允恭曰:“先帝无它子,若如秦王坟,当即用之。”中和曰:“山陵事重,按行覆验,时⽇淹久,不及七月之期。”允恭曰:“第移就上⽳,我走马⼊见太后言之。”允恭素贵横,众莫敢违,即改穿上⽳。乃⼊⽩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何轻易如此!”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孙,何为不可!”太后意不然之,曰:“出与山陵使议可否。”允恭见谓,具道所以。谓亦知其不可,而重逆允恭意,唯唯而已。允恭即⼊奏曰:“山陵使亦无异议矣。” 既而上⽳果有石,石尽⽔出,众议藉藉。修奉山陵部署惧不能成功,中作而罢,奏请待命。谓庇允恭,依违不决。癸巳,⼊內供奉官⽑昌达还自陵下,具奏其事。太后连遣人诘谓,谓始请遣使按视。 丙申,遣⼊內供奉官罗崇勋等就巩县讯鞫允恭罪状以闻。癸卯,又遣权知开封府吕夷简、龙图阁直学士鲁宗道同內臣覆视皇堂;咸请复用旧⽳,乃诏辅臣会谓第议。明⽇,再命王曾覆视。谓请俟曾还,与众议不异,始复役。诏复役如初,唯皇堂须议定乃修筑。曾卒从众议。 允恭坐擅移皇堂,并盗金珠、银帛、犀⽟带等,杖死于巩县,籍其家;弟允中决配郴州编管,刑中和决配沙门岛。 初,丁谓与雷允恭协比专恣,內挟太后,同列无如之何。太后尝以帝卧起晚,令內侍传旨中书, ![]() 允恭既下狱,王曾 ![]() ![]() 及对承明殿,太后谕拯等曰:“谓⾝为宰相,乃与允恭 ![]() ![]() ![]() 丙寅,参知政事任中正罢为太子宾客、知郓州,坐营救丁谓故也。中正弟中行、中师并坐降黜。 秋,七月,辛未,王曾加中书侍郞、平章事,吕夷简为给事中,鲁宗道为右谏议大夫,并参知政事。 宗道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始自酒肆来。使者先⼊,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告。”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杓,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识之,于是并夷简皆首蒙擢任。 礼仪院言:“大行山陵礼毕,庄穆皇后郭氏,尝⺟仪天下,礼当升祔;庄怀皇后潘氏,本从籓邸追命,止当享于后庙。”诏集议尚书省,学士承旨李维等请如礼仪院所定,从之。 丙子,以枢密副使钱惟演为枢密使。 戊寅,诏真宗陵名曰永定。始,丁谓请名陵曰镇,及谓贬,冯拯谓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定乃县名也,而宣祖止名安陵,又以翼祖陵已名为定,复追改为靖。议者议拯不学,当时无正之者。 辅臣三上表,请皇太后遵遗制,每五⽇一临便殿,依先定仪注,许令中书、枢密院奏事,与皇帝共加裁酌,皇太后不许;复上皇帝表,乃从之。 初,女道士刘德妙,尝以巫师出⼊丁谓家,谓败,逮系德妙,內侍鞫之。德妙具言谓尝教之曰:“汝所为不过巫事,不若托老君言祸福,⾜以动人。”于是即谓家设神像,夜醮于园中,雷允恭数至请祷。及真宗崩,引⼊噤中。又因穿地得⻳蛇,令德妙持⼊內,给言出其家山洞中。仍复教云:“上即问若所事何知为老君,第云相公非凡人,当知之。”谓又作颂,题曰“混元皇帝赐德妙”语涉妖诞。辛卯,再贬谓崖州司户参军,诸子并勒停,籍其家,得四方赂遗,不可胜纪,仍以谓罪状布告中外。 始,谓命宋绶草寇准责词,绶请其罪,谓曰:“《舂秋》无将,汉法不道,皆证事也。”绶虽从谓指,然卒改易谓本语不纯用。及谓贬,绶犹当制,即草词曰:“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救。”论者快焉。 谓初逐准,京师为之语曰:“ ![]() ![]() ![]() ![]() 壬辰,诏:“中外臣僚有曾与丁谓往来者,一切不问。” 甲午,辅臣请“皇太后、皇帝五⽇—御承明殿,凡军马机宜及臣下陈乞恩泽,并呈禀取旨;若常事,即依旧进⼊,候印画付外;或事从别旨,有未可行者,即于御前纳下,再俟处分。”从之。 八月,壬寅,以礼部郞中张师德等为辽后生辰国信使。辽后生辰专遣使始此。 乙巳,帝与皇太后御承明殿,垂帘决事,始用王曾议也。时冯拯继丁谓为首相,颇 ![]() 初,谓定太后称“予”谓败,中书与礼仪院参议,每下制令称“予”而便殿处分事称“吾”太后诏止称“吾” 九月,已巳,诏:“伎术官自今不得如京朝官用考课迁陟。”先是司天监丞徐起等言遇先帝御楼,及帝即位,止迁一官,愿如京朝官例,迁两官。朝廷恶其幸进,条约之。 己卯,诏以天书从葬永定陵,用王曾、吕夷简之议也。 辛卯,灵驾发引,帝不视事者十⽇,其后虽视事,犹御便殿。初,有司请悉坏灵驾所经道路城门、庐舍,以过车舆、象物。侍御史知杂事谢涛言:“先帝东封西祀,仪物大备,犹不闻有所毁撤。且遗诏务从俭薄,今有司治明器侈大,以劳州县,非先帝意,愿下少府裁损之。”太后不可。帝时与太后俱坐閤中,乃言曰:“城门卑者当毁之,民居不当毁也。”太后以为然。 是月,辽主驻鲁古思淀。 冬,十月,丁酉朔,辽赐宰臣吕德懋、参知政事吴叔达、枢密副使杨又玄、右丞相马保忠钱物有差。 己酉,葬文明章圣元孝皇帝于永定陵,庙号真宗。 己未,祔真宗神主于太庙,庙乐曰《大明之舞》。以庄穆皇后配享,仍诏立庄穆忌。 初,太后 ![]() 甲子,帝与皇太后始复御承明殿。 是月,辽主至上京,曲赦畿內囚。 十一月,丁卯朔,枢密使钱惟演罢为保大军节度使,知河 ![]() ![]() 惟演至河 ![]() ![]() 戊辰,以李沆、王旦、李继隆配享真宗庙庭。 以翰林学士刘筠为御史中丞。先是三院御史言事,皆先⽩中丞。筠举旧仪,榜之台中,令各举纠弹之职,毋⽩中丞、杂知。 癸酉,命翰林学士承旨李维、翰林学士晏殊修《真宗实录》;寻复命翰林侍讲学士孙奭、知制诰宋绶、度支副使陈尧佐同修。 乙亥,以皇太后生⽇为长宁节。 庚辰,判国子监孙奭言:“知衮州⽇,建立学舍以延生徒,至数百人,臣虽以俸钱赡之,然常不给。自臣去郡,恐渐废散,乞给田十顷为学粮。”从之。诸州给学田始此。 辛巳,始御崇政殿西閤,召翰林侍讲学士孙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冯元讲《论语》,侍读学士李维、晏殊与焉。初诏双⽇御经筵,自是虽只⽇亦召侍臣讲读。王曾以帝新即位,宜近师儒,故令奭等⼊侍。帝在经筵,或左右瞻瞩,则奭拱默以俟。每讲,体貌必庄,至前世 ![]() 壬午,以尚书右丞张知⽩为枢密副使。 国子监旧制皆用近臣及宿儒典领,以后颇任贵游弟子之初仕者,与管库资序略均。壬辰,始命冯元同判国子监,仍诏自今毋得差补廕京朝官。 是月,吐蕃李立遵来附。 十二月,辛丑,⾼丽王询卒,其子钦遣使告于辽,辽主即命使册钦为⾼丽国王。 甲辰,诏辅臣崇政殿西庑观孙奭讲《论语》;既而帝亲书唐贤诗以分赐焉。自是每诏辅臣至经筵,多以御书赐之。 京城⾕价翔贵,戊申,出常平仓米 ![]() 丁卯,诏:“应典卖田产影占徭役者,听人告,以所隐田三之一予之。” 加冯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王曾集贤殿大学士。自是上相必加昭文、监史,次相加集贤。若上相罢免,则以次而升。如除三相,则分监修国史于次相云。 是岁,辽放进士张渐等四十七人。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